摘要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教育信息化专场论坛在上海市奉贤中学举行,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的共同指导下,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及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邀请了来自中美的大...

  2015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教育信息化专场论坛在上海市奉贤中学举行,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教育技术协会的共同指导下,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局、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及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邀请了来自中美的大学、基础教育学校、创新企业等方面的代表共同就教育信息化议题进行案例分享和讨论,根据论坛嘉宾的发言内容,梳理出各界共同关心的教育信息化七大焦点问题。

  1、信息技术对于(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信息技术能够改变教育生态,其核心有二:一是开放性,即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活动在时间、地点和空间上的局限,二是分布式和去中心化,即信息技术使得每一名受教育者从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微小且独立的信息提供者。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每个受教育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独立地生成适应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育轨迹。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这意味着传统学校的学习时空从封闭走向开放,学习内容从分科走向综合,教师角色从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教学对象从标准化改造转向个性化培育,教学评价从单纯的分数排队转向兼顾综合素质的大数据分析。让每一名学生经历不一样的学习过程,形成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因需而教,因人而异,这是信息技术对于(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在教育,信息技术只是教育的辅助手段。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必须面向教育的需求,才能发挥其核心价值。对于基础教育,应当有三个“面向”:一是面向深度学习,即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于新情境;二是面向个性化发展,即让学生“扬长补短”;三是面向适应性专长,即学生在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之后形成自己对问题判断的认知结构,并基于此开拓创新、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2、中国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如何?有何瓶颈?宏观层面,OECD在2005年曾经把教育信息化分为四个阶段:起飞阶段、运用阶段、融合阶段、创新阶段,《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认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已进入融合创新阶段,即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需要深度融合,聚焦于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微观层面,目前互联网教育的项目众多,但优秀的少之又少,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缺乏对教育行业的认识,尤其是对于教育教学基础研究的认识,难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同时变现能力也较弱。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面临几大瓶颈: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足,教育信息化并非简单的信息和知识搬运,需要改变“学”,也要改变“教”,如何使“教”与“学”互动取得最好的效果?二是对于学校与教师造成的负担,比如有一些硬件需要学校花大笔费用,又比如教师熟悉、应用一些信息化产品需要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育信息化工具一定要着眼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点,哪怕这个需求非常小,同时要能够激发老师使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老师参与产品的设计和改造;三是标准与个性的权衡问题,尤其是标准的缺乏,无论是何种信息技术资源,既要有统一规范的标准,以便系统的评估与推广,又要有个性化、适应性的特征,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学生提供学习辅助功能。

  3、如何有效地打破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隔阂,以技术改善教育?从宏观上来说,由于教育系统很复杂,单个技术或方法不可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因此需要顶层设计。在此政府必须承担主导作用,分拆并厘清各个问题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结合科技和市场的力量,明确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具体而言,过去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硬件设备,搭建了通往班级层次的传输渠道,之后的一大问题便是优质教育资源内容传播。对此政府需要明确四个问题:一是优质资源的来源,这要求习惯于垄断课程创造权的政府秉承为了学生成长的理念,用开放的心态接纳社会创造的课程,打破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隔阂;二是优质资源的量,需要评估适合以新技术为载体传播的资源是否丰富、足够;三是传输能力,要保证学生所需要的资源能够方便地从网上(或其它渠道)获取;四是学生的搜索能力,这要求学生明确自己需要什么。在微观层面,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依赖于基层单位的落实和创新企业的努力。解决的根本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当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降低学习门槛,使任何背景的教师都能够轻松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解决的过程包含更细的子任务,如创造认知氛围、培训人才等。由于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差异很大,所以宜采用分权思路,由地方、学校结合自身条件自行探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的最优模式。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