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艳丽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从学校信息学院毕业后,李艳丽留在了研究生院,在那期间,她从事的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2017年6月起,她开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刚到这个岗位时,看到遍布全校的设备间、上万件的硬件设备、上百个应用系统、‘白+黑’的运维、庞大的职能……...

 src=
李艳丽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从学校信息学院毕业后,李艳丽留在了研究生院,在那期间,她从事的与信息化相关的工作主要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处理,2017年6月起,她开始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刚到这个岗位时,看到遍布全校的设备间、上万件的硬件设备、上百个应用系统、‘白+黑’的运维、庞大的职能……从校园网络到应用系统,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智慧教室改造,面对雨后春笋一般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才发现自己过去对信息化的理解只是未来工作的冰山一角。”她表示。

  对李艳丽来说,担任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面临着诸多挑战:“从队伍建设到团队文化,从信息化建设规划到实际落地,从经费管理到项目建设程序,从信息化与部门业务、师生需求之间的结合,从信息技术的前沿到实际应用的结合等等,都需要统筹、需要思考,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思路与措施。”

  “高校信息化工作,始终处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了解新技术,并不断前行的环境中。”扛下了这份责任的同时,李艳丽也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带来的挑战。

  李艳丽表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一个字“统”。要深刻把握“学校的信息化最需要什么”,找到学校需求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把高校最核心的需求,对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支持做到位。

 src=

  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团队文化这个“软”层面

  《中国教育网络》:高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您认为高校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难点和痛点在哪里?从学校的角度看,如何破解这些难点和痛点?

  李艳丽:众所周知,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信息化人才具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市场薪资。而高校人力资源体系有着不同于市场化的体制机制,在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一方面薪资待遇有限,一方面职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空间有限,不可避免地面临对专业技术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困境。

  同时,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每个高校的情况不一样。具体来看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打造具备一定规模的团队,能够自主把控所有的系统和数据,不用担心部门间的壁垒。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工作的供给和需求相匹配,可谓是“理想状态”。但与此同时,即使有几百人的IT团队,在规模上达到“最佳状态”,也会面临问题。人多了,团队的管理会更加复杂,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也会面临很多困境。

  现实中,绝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能够与自主建设相匹配的人员规模。这种情况下,队伍建设应该如何展开?这是第二条路,尽管不能达到理想的规模,但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团队。由核心技术团队负责学校统一数据中心、网络环境、基础平台和网络安全管理;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对接业务单位需求,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把控技术规范和标准。而对于服务通用性强的和业务专业性强的业务,在梳理信息化建设专业性业务分类基础上,借助市场力量完成具体的开发建设。这条路的难点在于,目前信息化市场化细分非常明显,具体的建设工作很难只通过一家公司来做。这么多公司如何把控,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和互联互通?系统建完了,如何维持长期的运维?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大信息技术中心的员工目前只有30多人,按照现实,我们只能走第二条路,但要保证信息不割裂,数据能共享,并且处理好IT部门和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

  《中国教育网络》:作为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您觉得信息化部门“掌门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李艳丽:我认为,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要具备三方面的能力。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可以说,信息化部门的每一项工作都是跟其他职能部门高度交叉融合的,特别需要顶层设计和跨部门协调。尽管学校有主管信息化的校领导,有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但信息化部门和其他各职能部门间的沟通配合仍然必不可少。作为信息中心主任,尤其需要具备这种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其他部门的认可和配合,要让其他部门感受到,你是在实实在在支持他们的工作。

  其次,要具备“出谋划策”的能力。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太快,每个学校面临的信息化现状和需求不一样,学校的投入也需要资源平衡,绝不是一味地上新技术。因此,了解“学校的信息化最需要什么”非常重要。具体来看,一是要了解信息技术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全国其他高校的相关情况,二是要了解学校的整体的资源状况和阶段性的发展重点,综合考量并找到其中的“结合点”,以此制定相应方案,再将方案呈现给学校决策。信息化部门负责人要具备这种牵头谋划的能力。

  第三,要具备带好队伍的能力。作为中心主任,除了必须关注人员技术提升和职业发展,同时要有绩效、规范、公平和原则之外,我个人非常重视团队文化这个“软”的层面,竭尽所能为大家创造一个温暖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中国教育网络》:也就是说,“带好队伍”非常重要。人大信息化队伍建设是从哪几方面展开的?

  李艳丽:人大信息技术中心一直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具体来说,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双管齐下。

  事业留人,就要让核心技术团队有发展空间,要给大家搭建技术学习的平台和机会。我们非常重视团队技术成员专业技术职称的发展路线,鼓励大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在项目和论文等方面有所投入和提升。学校每年会组织科研项目申请,我们也会带动大家去申请和承担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大家一起总结实践经验形成论文,为职称评审打下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实行绩效考核,并按照“中心——科室——员工”来分级统筹管理,使“责权利”相匹配,让员工能“多劳多得”,真正做到以一颗公心来对待工作中包括晋升、评比等“务实”的事。作为部门的一把手,要时刻关注团队的发展空间,能够把学校有限的资源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让大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给大家创造一个能够充分展示才能的平台。

  感情留人,则是刚才提到的团队文化这个“软”的层面。中心建立了“教职工之家”,并通过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的团建活动增加集体的荣誉感、归属感与温暖感。依托工会的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让团队的每个人感受到温暖和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形成良好的团队文化。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心仍组织安排全体员工进行了多次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见问题正向解决,寻求改变而不是抱怨,团队凝聚力自然也会积累形成。总而言之,团队文化这个“软”的层面,入脑入心、用心用情,架起感情和沟通的桥梁,对于激发整个团队战斗力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可小觑。

  《中国教育网络》:就人大信息中心人员来说,您比较看重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李艳丽:首先是专业技术能力。作为专业队伍,员工的专业技术是首要考虑的基本素质。

  其次,责任心尤为重要。前段时间在我主讲的部门战“疫”示范微党课上,我展示了疫情防控期间各种工作的微信截图,有很多是在半夜1~2点、凌晨4~5点的时间。信息技术中心一直全员战斗在疫情防控阵线上。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中心可谓“常态化”。比如系统的升级运维,工作、上课期间都不能轻易“动”,只能半夜“动”、暑假“动”。我来信息技术中心三年来,三个暑假没有休息过,每次都有大的工程任务。然而,在这样高强度的运行之下,大家都尽心尽力,毫无怨言。我时常被大家夜以继日、不叫苦不叫累、急活重活随叫随到的各种情景感动着,也激励着我不能懈怠,心存感恩,和大家一起携手前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信息化部门也是网络空间的“后勤和保卫”,幕后所付出的辛苦很难被看到,工作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面临用户的指责和抱怨,这些都对“信息化人”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src=
微人大界面

  数据是基础,智能化是发展方向

  《中国教育网络》:疫情对高校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您认为,疫情对高校IT工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具体来说,面对疫情挑战,为满足师生远程科研、教学、学习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技术中心都做了哪些工作?

  李艳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引领教学科研创新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和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但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引领”不是单纯的上技术、上设备、上系统,而是需要通过需求牵引、供给推动,让师生能用、会用、主动用,真正在教学模式、方式方法上适应这种变革,改变教学中“教与学”的方式。

  观念和方法的转变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疫情恰恰成为了这一转变过程的催化剂,如果说过去这种创新和变革需要以点带面,疫情则是全面“倒逼”改革,对信息化而言,既是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让师生在线上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工作中“体验”信息化的实效,让好的东西用起来、让新的技术和理念得以深入人心,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和建设能力的考验。

  疫情期间,信息技术中心全过程服务、全天候保障,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如在10天内部署全校45间会议室的本地化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校园疫情防控系统,做好线上教学科研工作的技术支持,快速响应“云毕业”各项工作需要等。

  9月,终于迎来“开学季”。为此,我们展开了很多工作:在移动校园里开设了校园疫情防控专栏,展示涉及疫情防控的相关服务和动态信息,统一信息填报入口;开设了返校生活通专栏,集合图书馆在馆人数、餐厅流量、在线点餐等功能,方便师生查看;与学生处联合建设了学生返校通系统,同学们在线预约返校时间,学校实时动态掌握学生返校情况。为保证新生顺利入校,我们在新生录取阶段就已经启动迎新相关系统工作的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对迎新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增加了很多指引,完善线上缴费、绿色通道申请、被服预定等入口,保证新生在网上办理相关的迎新手续。

  《中国教育网络》:在您看来,高校信息化部门的职责和挑战是什么?

  李艳丽:不同的高校结合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对信息化部门的定位和承担的使命有不同的认识。但无论对信息化的定位是引领,还是变革驱动,亦或是深度融合,最终都要考虑“如何落地”。也就是说,要完成信息化在高校中的使命,应该如何完成信息化自身能力建设?如何形成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定义信息部门职责时绕不开的问题。

  高校信息化建设本质是为了支持教学、人才培养、科研以及管理和服务的发展,网络与应用的建设,无论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还是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亦或是辅助决策,都不可能独立于业务之外去发展。因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高校信息化部门的职责,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各部门工作的保障,这里涉及全校的统筹和部门间的高度交叉。所以,我一直认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绝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如何统筹,如何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良性合作的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在各部门之间的顺畅衔接。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互联网+”,和谁+?怎么+?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融合的切入点是哪里?如何保证这个融合是有效且受欢迎的?这是每一个高校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教育网络》:进入“十四五”,您认为,高校信息化工作应秉持怎样的建设理念,重点关注哪些元素?您刚才提到,中心主任要了解“学校的信息化最需要什么”。在您看来,“十四五”阶段,人大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建设?

  李艳丽:从刚才提到的“衔接”及“融合”的角度来看,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形成“业务驱动、技术引领、标准统一、融合协作”的建设格局,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建设理念。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关注两个核心元素。首先是数据,这是所有业务流转和决策支持的基础,实现从管理支持向决策支持转变;其次是智能化,这是发展方向,是师生在信息化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正是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遵循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的理念,一方面逐步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统筹管理的模式和路径,统一数据标准和建设规范;一方面建成了学校统一数据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和应用平台。

  因此,从数据的层面看,人大的基础是非常好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学和服务平台,集成了各个业务系统,虽然有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共享,但仍偏向传统的“烟囱式”架构,亟待向智能化和微服务的方向发展,这也是现阶段人大信息化建设工作面临的最大瓶颈。

  今年,信息技术中心牵头拟定了《信息化建设2020-2021行动方案》,报请学校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工程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两年行动计划从教学平台、服务平台、科研平台、门户平台、移动校园、无感知网络服务、以及新校区智慧校园等七个平台入手,通过平台集中建设、数据集中共享、服务集中提供、安全集中保障的方式,打造信息化大平台,向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升维”,着力构建以师生为中心的智慧校园。

 src=
中国人民大学网站首页

  IT治理的关键在于 “统”

  《中国教育网络》:可以看出,人大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建设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数据治理方面,人大具体是如何展开的,如何化解数据治理方面的风险?

  李艳丽:人大的“数据治理”主要体现在信息化项目建设和数据管理这两方面。

  一方面,按照学校规定,业务单位信息化项目统一到信息技术中心申报和评审。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遵循学校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由此保证学校的信息化项目尽管分散在不同的执行单位,但遵循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实施规范。这是通过“体制机制”的构建来规范“数据”。

  另一方面,将学校相关数据纳入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建立规范的数据管理机制和数据共享平台。我们可以看到,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随着数据共享建设的深入,各高校系统间都通过各种形式的接口建立了共享,但是由于缺乏管理机制和工具,这些接口如同在一个黑箱里面,随着时间推移,没有人知道谁创建了它们,没有人知道它们可不可删除;由于系统间的共享接口越来越多,各个系统间存在大量的耦合关系,千丝万缕,学校的信息系统就像被一张黑网缠住,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打开这个“黑箱”,人民大学建设了可视化的数据共享中心,申请数据填写之后,由数据的源部门来审批。比如教职工的职称,需要向人事部门申请,审核通过后,系统会自动实现数据共享的视图处理。在数据共享视图的管理页面,我们能够清楚地查看学校各部门之间共享了哪些数据视图、数据子集、热门字段,将刚才提到的“黑箱”全部可视化,不仅能防范风险,规范管理,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中国教育网络》:“IT治理”是目前高校信息化十分关注的话题。什么是IT治理,可能每个信息化工作者对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家的侧重点和视角千差万别。结合人大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请问您对高校的IT治理是如何解读的?您认为未来几年中国高校的IT治理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李艳丽:提到IT治理,我的第一反应仍是“体制机制”的理顺,这是从管理层面的解读;第二,从技术层面看,也就是刚才提到的数据治理,这两点都是人大做得比较成功的方面;第三,通过IT手段来助力学校的治理,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待“IT治理”。

  我认为,未来高校的IT治理,最关键的就在于一个字“统”。学校信息化工作不能陷入这样的误区: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追求新鲜,不假思索地蜂拥而上。数据割裂、底层平台不互通,最后数据成为信息孤岛,无法被学校所用,也无法发挥信息化规模、智能的效应。并且,如果一个新技术、新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统”的思想,后续再重新整合就更加困难。因此,新的技术和项目可以由不同的部门来执行,但一定要事先明确统筹管理的部门,定好标准,再统一按照这个标准来做。信息化工作的智能体现在它的路是“通”的,通过顶层设计来统筹管理,如果从一开始不“统”,那这条路就很难“通”。这是高校IT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元素。

  “总结下来,信息化没有完美的路,哪一条路都困难重重。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充分了解学校现实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最优路径。” 李艳丽如是说。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9月刊)
  作者:项阳 责编:项阳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media@cutech.edu.cn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