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模式转变重在“课堂革命”,多个区域通过推行电子书包、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智慧教育示范区”是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也是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行动。在近日举行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项目第二次工作会上,各创建区域汇报了建设进展和未来规划,勾勒出我国当前智慧教育发展的总体情况、核心问题和发展态势,专家组集思广益,为智慧教育发展出谋划策。

  培养创新人才,凸显智慧教育核心目标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指出,“智慧教育示范区”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和核心目标。利用智能技术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要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从0到1”原创能力的人才。面对应试教育的壁垒,如何才能打通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是摆在各示范区面前的难题。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他们通过开办“青少年信息素养学院”,提供人工智能网络课程、 建设任务,建成AI教室和各种智能化教室655间。该市还引进27家专业服务商,通过算法模型精准获取各教学班的应用数据,确保资源共享与使用效率。多个示范区还将优质资源辐射到农村教育薄弱地区,与对口校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实现多地同上一堂课。

  东北师范大学钟绍春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示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变革。例如,河北雄安新区依托新区区块链平台,进行教育数据顶层设计,将建成覆盖全区、标准统一、上下联动的教育数据中枢,提升区域教育管理与数据的应用能力,探索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专家们建议,示范区还应着眼于覆盖全社会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促进泛在学习环境的融通。要推动数据采集分析的标准化和联通共享,发挥区域间的协同作用,解决共性问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