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界对技术创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看法不一,争论涉及的产品和技术,从电子计算器发展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再到人工智能,最近的焦点无疑是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

长期以来,教育界对技术创新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看法不一,争论涉及的产品和技术,从电子计算器发展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再到人工智能,最近的焦点无疑是新一代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从K-12(幼儿园至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关于ChatGPT的功用和潜在危害、适应还是抵制ChatGPT的讨论每天都在进行。


个人电脑已经成为教育科研的重要工具。图为1983年发售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苹果lisa”与其电脑主板。图片来源:CFP

滥用会破坏学术诚信

由于在信息搜索和归纳、对话、写作、翻译等方面的表现出色,且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ChatGPT面世后被迅速视为做作业、写论文、写代码的利器,由此引发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对ChatGPT“助攻”学术造假的担忧。

为了防患于未然,美国纽约、西雅图、洛杉矶、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等地的公立学校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印度班加罗尔RV大学(RV University)禁止在原创性作品中使用ChatGPT、GitHub Copilote等人工智能工具,并对学生随机检查;中国香港大学日前明文禁止在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要求学生在使用ChatGPT及其他人工智能工具时,将其作为一项外部来源明确说明,否则将受到惩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等高校未禁用ChatGPT,但正在针对ChatGPT带来的抄袭风险拟定使用规范。

学生利用ChatGPT作弊不仅会破坏学术诚信,也会使教师难以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对学生自身并无益处。除了可能导致剽窃增加,ChatGPT生成的内容中还可能存在偏见、片面和不准确之处。这不仅影响学习效果,更会使刻板印象和不良观点长期存续,加剧不实信息的传播。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还可能造成学生错失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线下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此看来,一些学术机构对ChatGPT下禁令并非全无道理。

制定恰当的教育评估方式

有许多教育和科研工作者以更加中立和开放的态度看待ChatGPT。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学者露辛达·麦克奈特(Lucinda McKnight)认为,如同人们现在普遍使用拼写检查和预测输入(又称“联想输入”),人工智能写作也将被接受并整合到写作活动之中。彻底封杀ChatGPT等工具或假装它们不存在,既无法阻止人们使用这些工具,也无法改善这些工具的性能。对许多职业人士来说,借助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有效工作已成为日常职责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理解自动文本生成工具的潜力和局限性,并学会负责任地使用,以便为今后就业做好准备。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安德鲁·派珀(Andrew Piper)说,“禁用ChatGPT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我们不能无视ChatGPT正在快速流行的事实。既然知道ChatGPT擅长什么,教育机构必须搞清楚它对学习的促进和阻碍作用,据此制定恰当的政策”。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讲师詹娜·弗莱(Jenna Frye)谈道,ChatGPT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信息素养将成为各学科的根本性教育概念,因为学生对应该或不应该相信什么的判断能力将显著影响学习成果。更深层的问题是,学生提交了一篇ChatGPT生成的论文,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严重性远超使用ChatGPT。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能力。

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教授南茜·W.格里森(Nancy W. Gleason)提出,高等教育界必须直面ChatGPT的广泛影响并作出快速、重大的改变,不能再有意忽视或以权宜之计应对人工智能写作的崛起。高校应该采纳这些新工具,将其融入教学法和教育政策之中,而不是本能地压制学生对人工智能的使用。学生毕业后进入职场,依然需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果高校希望切实履行平等、包容、可及的使命,就应设计更加灵活和真实可靠、将人工智能生成文本考虑在内的教育评估方式,封杀ChatGPT等工具是不可持续的前行之路。现在有些人宣称“论文已死”,格里森反对这种说法。在她看来,“人类+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必须教给学生它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论文并没有‘死’,但创作论文的过程正在变化。”格里森说。

墨西哥泛美大学(Universidad Panamericana)商学院教授伊薇特·穆查拉兹·卡诺(Yvette Mucharraz y Cano)、里卡多·埃雷拉·马丁内斯(Ricardo Herrera Martinez)和法国欧洲高等商学院副教授弗朗西斯科·韦努蒂(Francesco Venuti)发文,建议教育机构分析ChatGPT的优势,借以帮助学生实现教育目标,而不是将ChatGPT视作威胁,并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要求学生比对ChatGPT生成的内容与其他可靠来源的信息,以锻炼批判性思维;投入精力、资源、创造力,建设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物理和虚拟学习环境;设置更多口头作业和面对面考试,在最终评分时提高课堂参与的比重;强调人工智能伦理和科研伦理的重要性,已有一些高校将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列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培训使教育工作者学会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并识别此类内容;避免不恰当的抵制行为,例如,有些教师为防止学生滥用ChatGPT,刻意在作业和考试中提出极为复杂的问题,或要求给出人工智能无法提供的个人信息。

重点在于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在麦克奈特看来,使用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工智能,需要兼具创造性和批判性,并且时刻记得使用者自身也在训练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进行实验的机会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元素,学生可以在保持学术诚信的同时,借助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培养高阶思维技能。例如,用人工智能生成综述和参考文献,作为引据翔实的原创性写作的基础;对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进行批判性评注;比较和评估人工智能围绕同一主题生成的不同版本文本;区分人工智能生成文本、人类文本、人工智能和人类混合文本,确定它们各自的合适用途;探索人工智能写作如何在自己的学科内得到承认和恰当问责。

卡诺等人在文中谈道,新冠疫情发生后,最守旧的学术机构也不得不求助于线上教育和远程工作;大部分学术人员逐渐意识到,教年轻一代负责任地使用新技术是自己的使命,不应完全排斥新技术。事实上,教育和科研活动中常用的搜索引擎、语法检查工具、文献管理软件、数据收集工具等都经历了从新兴到普及的过程。

很多人已经认识到,教育必须持续地从单向的知识转移(knowledge transfer),转向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经验、技术敏捷性的积极发展。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助力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例如,ChatGPT能使学生更加熟悉人工智能技术并初步掌握,这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活中需要的一项关键技能。现今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变化,不断创新。每当新技术兴起时,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在前列,指导学生恰当地、合乎伦理地使用这些技术。又如,ChatGPT可为课程准备和回顾提供更多资源,帮助教师创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对于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例如布置作业、说明考试规则、批改作业和试卷,ChatGPT可以帮助教师节约时间。学生还可以用ChatGPT模拟对话,锻炼语言技能。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主办的一场在线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各地的K-12教育工作者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堂中的应用,ChatGPT的开发机构OpenAI也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分析了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K-12教育中的两大应用方向。第一,帮助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如编写阅读理解问题和小测验,将教学材料翻译为英语之外的语言。第二,作为学生的写作工具,如寻找写作和研究的新想法,与人工智能模拟的历史人物进行虚拟对话,检查语法和写作规范等。

卡诺等人在文中称,在全社会热议ChatGPT之时,许多学术机构产生了紧迫感,甚至盲目出台规章制度。这并非明智之举。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并善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以帮助学生优化学习过程,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应确保新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补充而非替代。ChatGPT是否代表着人机交互的临界点即将到来,目前还言之过早。教育工作者应当接纳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将其作为帮助人们学习得更多、工作得更好的智慧“合作伙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张娓

新媒体编辑:张雨楠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