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粮食气膜仓正式投运 实现绿色储粮领域重大技术革新
央视网消息:今天(9月22日),我国首批架空式粮食气膜仓正式投运。什么是气膜仓?它和传统粮仓有什么区别呢?一起跟随总台央视记者去探访一下。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在我身后,我国首批架空式粮食气膜仓刚刚顺利完成装粮压仓工作,正式投入使用,3万吨大豆成为了它的首批住户。这些气膜仓每个仓体直径23米,高度更是超过了36米,一个仓就可储粮7500吨,可以满足7万人一年的口粮供应。说到气膜,它可不只是一 ...
中继卫星为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太空授课提供通信保障
9月21日的太空授课,继续采用了天地互动方式进行,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三位“老师”要提前备课,位于太空中的多颗中继卫星,也为了这次太空授课保驾护航。对于学生而言,网络课堂不仅要听得清,还要看得清。同样的,这一次的“天宫课堂”也要做到这两点。所以,这就需要空间站与地面之间的网络既要稳定、又要通畅。于是,位于太空的中继卫星就像一个个通信基站一样,时刻为“天宫课堂”提供网络支持。中国电 ...
多场景应用!自动驾驶14项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9月21日,国新办举行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交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交通运输部启动实施的14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已取得积极成效。交通运输部表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等,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认定 ...
国家太空实验室正式运行 面向四个研究领域科学布局
央视网消息:“天宫课堂”为我们呈现了奇妙、有趣的太空实验,而更多关于太空奥秘的探索正在空间站里有序开展。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已正式运行。中国空间站是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和上下行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在轨部署了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设施,具备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未来,国家太空实验室将围绕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 ...
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电解制氢高能耗难题
一直以来,电解水制氢的方式都存在电能消耗高、制氢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号称“终极能源”的氢能源的推广应用。9月18日,记者从湖南长沙湘江新区获悉,紫金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刘瑛博士团队,联合华南理工大学陈宇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含铯元素的新材料,可使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产氢速率较传统电解水制氢技术得到较大提升,有望为氢能高效低能耗制取提供新路径。这一成果,日前发布在国际能源学类期刊《美...
“大国重器”频出!大科学装置 带动本土产业链大发展
央视网消息:每一个“大国重器”的登场,都代表着一次科学突破。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布局了7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也叫作大科学装置。这些大科学装置是如何帮助我们进行科研突破的?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里,这座造型独特的大楼里面就是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成生物其实就是利用合成再造技术,创造出更符合产业化需求的生物系统,广泛应用在化工 ...
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央视网消息:目前,“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间,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海冰区域作为“冰站”进行作业。“雪龙2”号在进入北纬84度后,发现了适合较长时期冰上作业的浮冰,于是就在这里建立起长期冰站,多项科考项目也首次在北冰洋展开。虽然说是长期冰站,但是实际上也只有4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各个科考小组都在抓紧作业,水文、气象、物理等多项实验正在进行。 ...
一批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国之重器”集中亮相工博会
央视网消息:9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参展,近千项新产品新技术亮相。本届工博会围绕制造业低碳化发展、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新趋势,设置9大专业展区。展示内容涵盖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等全产业链技术成果。在科技创新展区,87所国内外高校携815项高科技项目参展。一批航空、航天、航海等领 ...
UFO与外星人屡上热搜!外星文明真的存在吗
最近,各地不断闪现“不明飞行物”,加之墨西哥展出的所谓“外星人”遗骸化石,引发大众对“外星生物”的新一波讨论。要知道,猜测越多,真相就越扑朔迷离。对于外星文明的探索,对于外星生命的寻找,让我们对宇宙中的未知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外星人真的存在吗尽管太阳系有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但目前科学界仍没有找到存在“地外生命”的充分证据。9月12日,一名墨西哥记者在国会听证会上展 ...
冰芯里寻科学密码!我国科考队首次应用SAR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多项科考项目首次在北冰洋展开一起关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目前,“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间,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海冰区域作为“冰站”进行作业。建立起长期冰站,多项科考项目也首次在北冰洋展开。据了解,极地破冰船按破冰能力强弱被划分多个等级。像“雪龙2”号就属于中型破冰船中破冰能力最强的,可以连续破1 5米的冰加0 2米的积雪。对海冰与船 ...
“超密组网+双频段”打造杭州亚运会主体育场通信“双保险”
央视网消息: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是本届亚运会的主体育场,又被称为“大莲花”,可容纳8万多名观众现场观赛。作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开闭幕式举办地,9月23日,“大莲花”将迎来数万名观众、运动员和演职人员入场。如此巨大且集中的用户量,如何做好通信保障?本届亚运会,主体育场“大莲花”内的通信保障以5G为保障重点。预计,9月23日亚运会开幕式将会有8万名观众到场,这对通信保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如 ...
全球科技企业研发支出华为位列第四 副总裁:支持合理的技术保护和技术分享
中国网9月19日讯(记者彭瑶)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1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公共及政府事务部总裁王剑峰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近十年华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9773亿元(人民币,下同),2022年研发投入达1615亿元,占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在全球科技企业中研发支出位列第四。王剑峰说,华为持续加强基础学科和前沿技术研究。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全球拥有专利12万件,向主 ...
三六零担任信通院“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大模型工作组”副组长单位
中国小康网讯 9月17日,2023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上,三六零(601360 SH,下称“360”)集团被授予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大模型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参与中国信通院大模型标准体系2 0的建设,助力中国大模型产业发展及落地。据了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于2017年10月获批建设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加强科技类校外培训管理,一次性收费不得超5000元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4部门日前印发了《北京市科技类校外培训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科技类校外培训的预收费管理,明确科技类校外培训预收费应全额纳入监管,机构收费时段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超过5000元。来源:北京发布...
世界计算大会发布2023年十大黑科技榜单
9月15日,2023世界计算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会上,赛迪研究院发布2023年十大黑科技榜单。光子计算机等一批具有强大功能和超前思维的尖端科技和创新产品入选其中。据介绍,黑科技产品和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明显超越传统科学技术范畴,具有突出的创新性、颠覆性和前瞻性。本次评选重点关注计算领域相关的黑科技产品和技术。榜单涵盖当前国内外主要科研团体和知名企业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涉及计算机、人工智能、新 ...
2023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举行
9月15日,以“计算万物湘约未来——计算产业新变革”为主题的2023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来自全球计算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湖南携手,共探计算前沿新技术,共享产业创新新机遇,共绘数字时代新未来。大会聚焦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愿景,着力创建全球计算领域科技创新、技术应用的国际交流平台。开幕式上发布了湖南计算产业发展成果,中国电子与华为联合启动“鹏腾”生态系列计划,“鹏腾”生态湖 ...
我国科学家提出DNA数字存储纠错新算法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提出DNA数字存储纠错新算法,成功突破了冗余对纠错能力的限制,将大幅提升DNA存储纠错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据介绍,DNA数字存储以其存储密度高、存储寿命长且维护成本低的优势,被视为高潜力的新兴存储技术。然而,DNA数字存储过程中的合成错误、 ...
“天宫课堂”第四课9月21日开课
中国青年报北京9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邱晨辉)你见过“球形火焰”吗?想不想与航天员来一场“天地互动”?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3名航天员将在轨展示介绍中国空 ...
促进数实深度融合 数字技术为促消费注入新动能
国际商报记者 魏 桥作为近年来科技领域最热的概念之一,元宇宙既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的未来产业,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高级形态。近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产业规模壮大、布局合理、技术体系完善,产业技术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夯实,综合实 ...
开始巡天!为何说墨子巡天望远镜是北天球最强“星空摄影师”?
仙女座星系是距离银河系最近和最大的旋涡星系,它的结构特点和金属丰度与银河系相近,是探索银河系及同类星系形成与演化的理想研究对象。由于仙女座星系在天空中跨度大,已有的天文望远镜观测仙女座星系费时费力,难以同时拍摄它的精准全貌及周围环境。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并成功发布仙女座星系图片,标志着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设备运行测试,望远镜设备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