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发布“漫步北京”-好景好物开学季迎新之旅主题游线路
北京商报讯(记者吴其芸)8月22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古北水镇举办“为爱戌度时光”七夕游园古北之夜活动。据悉,现场从视觉风格到主题活动,到处弥漫着古风元素,在音乐、文化传递、场景设置等方面,营造了古风氛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活动现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漫步北京-好景好物迎新之旅主题游线路”,为即将踏进北京的大学新生和家长感受北京的“好景”“好物”“好书”“好店”“好潮”“好玩”等...

跟着学者去旅行 探访北京作家故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走进鲁迅纪念馆,听文化学者汪兆骞谈鲁迅生平;跟随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李明新,找寻曹雪芹的西山足迹;与影视导演安古一起探访“南柳巷”中的《城南旧事》……8月16日,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拉开序幕,其中包括5场“北京作家故居行”系列走读活动。同学们踏过的每一块砖上,经过的每一棵树下,都有可能诞生过一部伟大的作品。首场活动“寻根海峡对岸的作家”,在安古的...
高校博物馆在研学中的守正与创新
【一线探索】作者:郑奕(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博物馆的组合,也是高校教育+公共教育的结合,这成为其在研学旅行中的首要资源和优势。高校博物馆有大学为其“加持”,尤其是一些名校,原本就拥有络绎不绝前来体验的中小学师生。而走进作为校园文化地标的博物馆,正是近距离了解大学的捷径,几乎成为研学团队的必到之所。世界上第一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便是 ...

博物馆研学,如何研之有物、学而广博
【记者调查】不止于走马观花、“打卡”拍照——博物馆研学,如何研之有物、学而广博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近期,多所博物馆取消“周一闭馆”惯例,甚至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夜场,博物馆一票难求登上热搜。正值“双减”推行两周年的暑假,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新的学习场景、研学的优选之地。中小学生暑期博物馆研学游为什么如此火热?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刘齐道出原因:近些年,各博物馆都在为社会提供更有品 ...

“研学游”,如何实现“研学优”(解码·关注暑期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热度持续攀升的研学实践,在暑期迎来旺季。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而日益升温的市场需求,也对研学实践的规范经营、内容提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研学游要“游有所学”
【文旅快评】作者:董蓓今年暑期,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势头强劲,旅游人次和收入节节攀升。连日来,全国各地一些热门景区,总是能见到一群群着装整齐、肩背小书包的中小学生,在带队老师的组织下,满怀期待与兴奋踏上研学之旅。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生的日常教学计划当中。数据显示,2019年研学旅行人数为480万人次,2021年 ...

研学游中,探索更大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馨月这个暑假,你是选择走进植物园、海洋馆,与昆虫、花卉、游鱼为伴,还是跟着老师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与星空的奥秘?是在一场文化之旅中感受时光的脉动,还是行走在乡野之间锤炼生活技能?暑期过半,研学旅游市场依然火热。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祖国大好河山,在各式各样别开生面的研学旅程中,收获不同于书本的知识与感悟。这个夏日,旅游市场迎来“最火暑期档”,研学游更 ...
研学游市场“水涨船高” 研学产品更加注重创新实践
【研学游市场水涨船高】这个暑假,你是选择走进植物园、海洋馆,与昆虫、花卉、游鱼为伴,还是跟着老师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与星空的奥秘?是在一场文化之旅中感受时光的脉动,还是行走在乡野之间锤炼生活技能?暑期过半,研学旅游市场依然火热。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祖国大好河山,在各式各样别开生面的研学旅程中,收获不同于书本的知识与感悟。...

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敦煌研学美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应妮)15日,“千年·少年——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敦煌研学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主办,共展出作品62件。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敦煌研学美术作品展现场。史春阳摄这些作品是西交利物浦大学附属学校师生在敦煌研学创作的风景写生作品、敦煌壁画线描临摹作品、敦煌彩绘壁画临摹作品及再创作作品, ...

暑期旺季,港澳旅游解锁“新玩法”
暑假期间,澳门大三巴景区附近游人如织。王 冈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香港动漫电玩节体验区玩游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摄 游客在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游览。孙立君摄(人民视觉)暑期是传统旅游旺季,港澳旅游同样热度高涨。文旅、科技、美食、亲子游等呈现崭新特点。内地知名旅游平台预订数据显示,暑期港澳游预订热度骤升,不但港珠澳大桥、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渔人码头等景点行程人气很旺,香 ...
暑期研学市场为何频频“暴雷”,专家建议尽快厘清研学定位及监管
“讲座是与新能源相关的,学生们都不太听得懂。”今年7月,被研学旅行中“清华教授讲座”几个字吸引,广西高一学生李妍(化名)报名了一个为期7天、目的地北京的研学团。在这趟研学旅行中,抱着“长见识”心态的李岩在回去后表示,她不会向其他人也推荐这趟让她“困惑”的研学旅行。在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暑期,中小学生研学市场异常火爆。“逛清北校园”、“我在故宫上大学”、“跟着院士去旅行”……在各大网络平台上...

暑假研学旅行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做好“研”与“学”
暑期研学旅行≠枯燥辅导班暑期是很多学生们最大的期盼,是可以逃开紧张学业的放松时段。但除了放松,这也是开拓视野、丰富课余知识的最佳时机。研学旅行就是一个兼顾玩与学的“新型课堂”。如今研学旅行机构越来越多,五花八门,部分研学旅行项目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只研不游,变成了变相的异地辅导;有的多游少研,家长们耗费了远高于正常旅游价格的团费,研学旅行却成了普通旅游,令家长们担忧。针对上述情况,我建议,学生...

北京研学真相:「赶烤」、拼团和谎言? 研学需慎重!
在刚刚过去的7月,北京的各个博物馆、景点、二环内的街上、清北的校门口,甚至是地铁里,都能看到一群一群从外地来的研学团,他们像是受到某种号召,空降在京。一名从业近14年的导游跟我说,今年的研学团比往年多了三到四倍。2016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但...

这里新增一条免费研学路线,限时报名中!
暑期过半,研学热度丝毫不减,近日颛桥镇推出一条全新研学路线,邀请中小学生“共走光华路,筑牢民族心”,参观光华路上有民族特色的点位,沿途学习了解民族和民俗知识,感受民族一家亲的氛围。光华创意街区是第一批闵行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元素深入街区每个角落,如光华世界是“民族+”空间,结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颛桥剪纸,创作五十六个民族组合剪纸,并融入空间展示设计,生活美学家是“民族+”文创,56...

暑期研学热,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如何作为?
在泉州市民俗文化展示馆内,学生正在参观古代青铜编钟。在南平市建阳区“建本”文化展示馆内,学生体验雕版印刷技艺。在永安市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学生们参观馆内珍藏的红军标语,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在福建博物院内,“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主题展,吸引了不少小学生前来观展。家长带着孩子利用暑假到福建博物院观展。在福建戴云山生态博物馆内,同学们运用数字4D投影、VR互动技术体验大型生态场景...

研学游成“开盲盒” 超六成受访家长感到“游”与“学”没能有机融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杜园春实习生杨万淑正值暑期,研学游“热”力十足。让孩子在实践中增长见识,提高暑期生活质量,又有人帮忙看管孩子……对家长来说,研学游本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可“名校深度游”变成“校门口合照”等“货不对板”事件频频被曝光,“开盲盒”式的研学游反让一些家长大失所望。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 com),对1333名受访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 ...
-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已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近日,复旦大学治理构架行政领导一栏更新,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已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马余刚 马余刚,男,汉族,1968年3月......
-
掌握数字技能,更可大显身手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图为选手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比赛。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人工智能......
-
甘肃敦煌:让敦煌文化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尹晓军张学军)教室里,孩子们三三两两拿着玩沙工具,创作的莫高窟九层楼、鸣沙山月牙泉等风景名胜有模......
-
林维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3年9月25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召开干部大会。重庆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尹国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屈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