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市民俗文化展示馆内,学生正在参观古代青铜编钟。

在南平市建阳区“建本”文化展示馆内,学生体验雕版印刷技艺。

在永安市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学生们参观馆内珍藏的红军标语,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

在福建博物院内,“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主题展,吸引了不少小学生前来观展。

家长带着孩子利用暑假到福建博物院观展。

在福建戴云山生态博物馆内,同学们运用数字4D投影、VR互动技术体验大型生态场景,直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8月上旬,包括福建在内,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迎来暑期研学高峰期。

“太久没外出旅行了。今年暑假一定要去打卡博物馆!”家长、孩子们兴致高昂,表达着对汲取文化知识的热切。

数据显示,今年暑假,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学需求,全省147家博物馆均策划了主题多元的假期特色活动,不少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和空间,推出研学精品线路和资源包,联合学校共同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都有什么?面对研学游迅猛升温,博物馆又迎来哪些挑战?请看记者一线发回的报道。

各地博物馆迎来“花式打卡”

8日,福州一中高一学生张鑫和家人一起搭乘飞机前往山西,开启暑期旅行。落地后的首站,便是山西博物院。

“每到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先去博物馆看看,这是我们家的旅行习惯。”张鑫说,“我喜欢中国古代史。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晋国曾在此成就霸业,馆内的珍贵文物有4万多件,青铜、玉器、石刻都很有特色。我十分想去看看。”

张鑫告诉记者,暑假以来,他班上已经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打卡过省内博物馆。

7月上旬,八年级学生罗梓航和几个同学在高温暴晒、挥汗如雨的天气里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这些手写作业好工整、好漂亮!”见到百年前马尾船政学堂学生的手绘图及笔记,这些初中生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记者从省文旅厅博物馆处了解到,为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十年来,福建新建扩建国有博物馆36家,国有博物馆增加6家,非国有博物馆增加36家。目前,全省共有博物馆147家,其中国有博物馆104家,非国有博物馆43家。

在博物馆主题内容设置上,融入了“福”文化、红色文化、海丝文化、朱子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茶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建成了福建民俗博物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福文化博物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

这些类型丰富多样、主题多元的博物馆,为群众打卡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更为学生群体在暑假中放下书本、走进社会中去亲身实践提供了好去处。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吴秋雯介绍,暑假期间,该单位“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等展厅平均每天吸引3000多人次进馆参观。为丰富参观者的体验,博物馆还组织学生一起重温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了解中国辉煌的航海史并手工制作地球仪,踏寻郑和的足迹。

“中国古代瓷器上常有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装饰,这些纹饰的作用只是为了装饰吗?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怎样的传统文化和美学?”9日上午,讲解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历程的厦门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面前,围着一群聚精会神的小学生。

暑假期间,该博物馆针对学生群体已经开展了多种研学项目,其中“三千年前的长江之旅”和“瓷上的风景”两个系列特别火爆。

据介绍,该博物馆以近年来引进的外展题材为依托,每半个月就会为青少年推出一期“开启溯源中国历史、探寻中华文脉”的博物馆研学之旅。不仅如此,该博物馆还联合厦门市政协文史学委、思明区教育局推出“博史铸今 传承不息——文博思政课”夏令营,吸引不少学生报名。

9日,福建博物院,“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中国白·向世界”等展厅里人头攒动,来自省内外的大小游客或驻足凝望,或细听讲解。

在接受记者随机采访时,超过一半的家长表示“不是第一次带孩子逛博物馆”,一些孩子甚至带着自制的打卡本,记录自己曾经走过的博物馆和最喜爱的文物。

变“走进”博物馆为“爱上”博物馆

走进厦门市思明区前埔社区,这里的孩子大多对厦门市博物馆尤为熟悉。

前埔社区是厦门市现存规模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较多,这些孩子存在放学后无人看护等问题,社区内用于建设“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资源也相对缺乏。

2019年底,厦博志愿服务队组织策划了“为城中村的孩子点亮历史的星空项目”,立足厦门市博物馆资源,结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围绕中国传统文化、闽台民俗、厦门革命史等主题,精心设计项目内容。以量身定制“厦博课堂”、实地参观文物遗址、策划专题夏令营等多种形式,丰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文化生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开阔眼界。

让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爱上传统文化,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责任。

当“研学热”回归常温,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从“走进”博物馆变成“爱上”博物馆?

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印发意见,指导各地各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福建大胆探索,以省博物院等一批博物馆为代表,携手学校推进馆校合作,通过主题策展、项目式学习、博物馆课堂、博物馆进校园等方式,将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设在福建博物院。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化身小小策展人,策划了“寻味丝路”展览。展览分三个模块,聚焦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番薯、茶、糖,通过研学的方式完成了“番薯的大冒险”“遇见神奇的树叶”“幸福感的‘魔法师’”等展览内容,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一批孩子成为展览的贡献者、合作者和创造者,让原本“参观者”这一角色成为主动的“输出者”。谈及这一探索的意义,福建博物院社教部主任陈梓生认为:“因为展览本身拥有多种叙述角度和呈现可能,我们也期待能从孩子的角度解码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夏天,位于厦门鼓浪屿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加入“鹭岛少年文化实践联盟”,与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华侨文化展馆、何厝小学、群惠小学、思明小学、梧村小学、故宫小学、人民小学成为联盟合作伙伴。7月4日、6日,首期联盟夏令营的60名高年级学生代表前往这里,体验数字化社教课程《鼓浪屿上“晓”世界》,走进鼓浪屿这座历史文化社区,探索历史建筑、踏寻名人足迹、阅览文化瑰宝。

作为故宫博物院在地方设立的第一个主题分馆,该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以来的外国文物。据介绍,依托“流动博物馆进校园”项目,该馆已与厦门市六区近20所中小学校达成持久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馆校共建。

这并非践行“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理念的孤例。厦门市博物馆也在致力于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

据了解,该博物馆与思明区教育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11所中小学分别建立“校外教育基地”“中小学思政教育基地”共建关系,为学生们开展“特色课后延时服务”“文博思政课”两个方向的教育项目。该博物馆编辑的《文物厦门》《闽南民俗过台湾》《厦博未成年人讲解词》等书籍进入学校成为乡土教材、校本教材。

此外,越来越多的老师也意识到借助博物馆资源学习的重要性。上个学期,福州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语文教师胡媛媛就尝试让学生走进商务印书馆福州分馆,通过“博之旅”研学计划表帮助学生梳理“我的困惑”和“我想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感受文化魅力。

“博物馆学习是以博物馆藏品和衍生文化资源为主线,开展的一种集中体验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是课堂的载体或延伸。它集学、玩、悟、思、用于一身,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课程建设实践研究指引下的主题式学习。”胡媛媛说,“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给了我很大惊喜!他们收获满满,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不少,整体思维、实践思维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在泉州,世遗古城魅力的载体除了前述的福船,还有驰名中外的德化瓷器。为了彰显“世界遗产 德化窑址”风采,推进泉州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德化县文旅局推出了“邂逅世界瓷都 探寻世遗风采”主题游学征文,吸引同学们走进德化白瓷博物馆等地,进行材料学习、故事探寻等,以当中获得的见闻感受进行创作。

“博物馆的文物并非尘封的古董,是沉默的瞬间、是凝固的历史。当你去了解每一件展品、了解它背后的历史,它就是中国古代史的缩影,所以说我现在的历史学得特别好。”泉州学生许馨月已经在海交馆里当了8年的义务讲解员,她兴奋地和记者分享自己的感受。

更好发挥博物馆在研学中的作用

对于今年暑假博物馆的“爆棚”现象,多数受访者表示“游客太多,也不甘流于‘走马观花’”。多数家长认为,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暑假的好去处,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好现象。当少儿、青少年逐渐把目光转到富含“文化养分”的博物馆时,延续“博物馆热”,让博物馆持续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火下去具有重要意义。“博物馆的丰富蕴藏不是一次两次的打卡就能领悟,只有真正全年无休地走进孩子们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加分。”来自山东的游客王清芳说。

不过,采访中不少游客也坦言,很多博物馆平时接客量不算大,在暑假研学潮面前,遭遇不少尴尬。

“游客太多、馆内讲解人员忙不过来,我们又刚好没提前做功课,所以只能走马观花看一遍。”来自浙江的游客刘乐乐说。“一些本地旅行社没有深入研究中小学生特点,有的导游就是从网上摘抄点内容‘现学现卖’,讲解的内容无法吸引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自北京的游客刘聪说。

专家指出,博物馆和一般景点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长久以来博物馆在旅游市场当中的存在相对静态,面对研学热,需要迎接三重挑战——

首先,博物馆普遍缺乏专业从事研学教育实践的人才,对于如何将馆内文化内容“转化”成旅游产品并不在行。

其次,研学旅游产业链并不成熟,偏远一点的博物馆周边就餐、住宿等接待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导致博物馆研学“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愈弱。

第三,博物馆研学尚未真正建立一套多维、开放、科学的评价体系,研学效果缺乏专业评估和制度性检测。

有鉴于此,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副馆长潘志芳的思考引人深思。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是鼓浪屿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生动样板之一,这座由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改造而来的历史建筑,经过修缮保护后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累计展出近400件故宫博物院的异域珍藏,成为参观者了解中外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潘志芳认为,进一步深化文物、文化遗产的数字阐释,加强数字化建设,扩大科普范围势在必行。“比如继续深化数字社教课程开发,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挖掘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公众教育受众面;搭建空中课堂,在新展开幕期间、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法定节假日期间开展直播讲解接力活动,为广大的线上观众提供优质的科普视听内容;进一步优化官方网站、宣教号、短视频等新媒体账号的内容运营,通过撰写科普文章,开辟有声类媒介(音频)节目等学生群体更能接受的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升文化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利用数字媒介等多种方式更大范围传播高质量的博物馆知识,让博物馆更“接地气”、离群众更近,也正是众多游客所期盼的。

“希望博物馆能根据青少年群体认知规律,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精心研发有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精品活动项目;创造诱导和强化学习过程的条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如陈列、讲解、多媒体演示、冬夏令营、知识竞赛、手工制作等,增强博物馆教育的吸引力、趣味性与互动性,提高教育成效。”来自台湾的游客刘东辰说。

“博物馆为新时代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土壤。”福州市陈祥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格致中学保福校区副校长陈祥认为,作为文化的“储存卡”和历史的“解码器”,博物馆承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既赋予了丰富的知识内涵,又是一种五育融合的教育过程,让孩子们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思考未来,“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项目设计,以参观导览、主题讲座、主题研学等载体,引导参观者思考,促进他们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如何用好博物馆这所“第二学校”?省政协委员、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校长方晓敏认为,文物承载着地域文明,用好博物馆资源,应让文物“活”起来,“在校内打造博物馆项目化研学,从碎片化式文物知识学习走向博物馆资源、实地资源与学科学习统整的项目化学习。在校外打造‘文物知识学习圈’,以扩展学生多场景、多角度的学习范围,通过多种方式盘活文物古迹,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力、认同感”。

她建议,将科技与文物融合,通过科技赋能、文化铸魂,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在校内建设“智慧文物馆”,与校内的互动魔屏、VR体验区、“云”艺术馆等多场景模拟设备有机结合,实现文物历史资源开放共享,让文物走向线上,也真正走向学生。

(文中未成人均为化名)

(海峡教育报记者 林密 福建日报记者 储白珊/文 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图)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