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教育技术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和省委省政府数字化改革战略部署,对照“重要窗口”定位和“两个先行”目标,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抢抓新机遇、找准新坐标、选好新赛道、实现新跨越,聚焦共同富裕和数字化改革两大主题,推动数字教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内变量、快变量、强变量,为我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教育示范省和共同富裕教育先行省提供支撑。

  一、加强党对教育技术事业的领导,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教育创新浙江篇章

  1.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党对教育技术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担当作为、守正创新、攻坚克难,以党建引领和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防政治风险、政策风险和廉政风险。强化正风肃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

  2.强化系统勤廉建设。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按照浙江省教育厅全面推进“清廉教育”建设的要求,全省教育技术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技术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指导意见》和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制度,规范政采云浙江教育装备资源采购馆采购,举办全省教育系统采购人员培训。重视技术应用伦理,探索建立教育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进校园审核制度,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审核和教育APP选用工作的通知》。坚守“亲”“清”原则与企业开展合作。

  3.加强数字教育谋划和落实。编制《浙江省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浙江省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发展计划》,落实《教育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江省普通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试行)》,构建以“教育魔方”为基础底座的全省教育数字化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加强教育技术机构和能力建设。完善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及责任部门,充实机构职能,统筹并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工作。成立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全面实施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召开2023年度全省教育技术工作会议、设区市教育技术中心主任暑期读书会、教育技术骨干人员高级研修班,开展教育局长和校长教育信息化培训。深化新型教育技术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对口支援和山区26县新型教育技术共同体工作,组织召开新型教育技术共同体建设研讨会。

  二、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打响“学在浙江”品牌

  5.深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试点。迭代升级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浙江分平台,推进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区域平台的“用户通、资源通和数据通”,发挥好平台应用省级专家指导团队及体系管理员、资源审核员、讲师团等作用,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地方和学校试点工作,遴选一批智慧教育平台典型应用案例。

  6.迭代“学在浙江”一站式集成平台。全面推进服务“求学”“在学”“问学”“评学”的“学在浙江”全民数字学习空间建设,推进“浙学码”深入应用,接入30项高频教育政务服务事项,集成义务教育共同体、浙江课后服务等10个教育核心应用;支持地方建设20个区域分平台,集成地方特色应用和服务,逐步实现应用与服务全面贯通。支持校园智慧足球、教育布局规划、小学综合素质评价、中考统一招生、中小学生正脊筛查系统和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等应用建设。

  7.完善“学在浙江”基座——“教育魔方”。完善“教育魔方”技术支撑体系,完善第三方应用公共接口支撑体系建设,建设并完善数据中枢、组织中枢、应用中枢、算法中枢、图表中枢等,覆盖全省6000所学校。完善“教育大脑”支撑体系,各地各校共建“教育大脑”智能组件与模块,形成50个算法和5个智能模块;迭代“教育大脑”驾驶舱。推动教育数据治理和共享服务,编制《教育数据治理工作指南》,指导各地各校建立建全数据治理机制,完善数据资源目录,提升数据质量;建设教育数据监测与服务系统。

  8.完善“学在浙江”基础教育数字资源体系。加快课程资源体系化建设,发布《2023年全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目录》,组织全省名校名师开发体系化的在线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迭代更新5000个课程资源,含研发50门名校金课、100门名师金课、1000个基础教育精品课等,建成全覆盖的省级配套教材课程资源体系。探索建立积分兑换机制,引入符合条件的社会机构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建立资源超市。

  9.推进“学在浙江”重大应用——之江汇教育广场转型。加快推进之江汇教育广场由资源平台向互联网学校转变,推出之江汇·互联网学校,建成60所“云上名校”、200场在线直播课和1000门网络同步课程,开展互联网学校艺术节、科技节和文化节等主题活动;各地开展基于互联网学校的“双师一班”等新型课堂教学;与高校共建全省教育视频制作实习基地,创新互联网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编制《之江汇·互联网学校年度发展报告》。迭代升级“浙里问学”,形成省、市、县三级一体化、区域全覆盖的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为省内学生提供全学科、全时段的在线答疑辅导。迭代升级数字家长学校平台,推动全省60%中小学建成数字家长学校,培育50个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遴选10个地方家庭教育品牌栏目。深化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提供个性化、专业化资源和教学应用服务,全省40%中小学教师利用空间常态化开展备授课教学;打造学生社团空间,推出少年科学院、少年农学院等社团空间;遴选10个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优秀区域、50所应用优秀学校;推出信息科技学科学习平台,全省50%及以上中小学生基于“主题学习”开展在线学习;开展“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开设“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课程专栏。

  三、深化教育装备创新应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教育教学环境

  10.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按照“政府主导、公益为先、市场运营、行业监管”原则,推进浙江教育公共服务行业云建设。全面推进IPv6规模部署,推进浙江省教育计算机网IPv6规模部署,建成更高速、更可靠、更安全、更易管理的浙江省教育专网;持续推进教育网站IPv6改造,实现50%及以上的教育计算机网、高等学校校园网以及90%教育网站支持IPv6;开展IPv6 创新应用案例评选。

  11.深化智慧校园建设。推动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全省75%中小学校建成智慧校园。深化移动学习终端应用研究,探索推进移动学习终端在中学的应用。推进教室灯光改造和午休装备配备,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推进教育装备管理与服务工作数字化转型,优化教学空间服务系统、教育装备管理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培育创新试点。

  12.推进新技术装备应用。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梳理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遴选设立第三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试点校,开展第一批试点区和试点校验收;组织召开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发布《浙江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推进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和应用,编制《中小学新型教学空间建设典型案例集》。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推动开展初中实验操作考试,推进虚拟实验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建设,组织遴选一批实验教学精品课,指导各地开足开好实验课程,深化学具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组织微课开发和优秀课例征集。深入推进全省教育系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编制5项数据标准和规范,加强标准宣贯。

  13.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实施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优化阅读资源种类、结构和质量,提升阅读环境和氛围,提高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编制《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指南》《浙江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蓝皮书》和《浙江省中小学学生阅读现状分析报告》,遴选培育10个优秀阅读推广案例和100所书香校园优秀案例学校,深化117个中小学阅读共同体建设,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和培训交流活动。

  14.深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发布《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和《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建设蓝皮书》,举办首届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设计大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遴选活动,发展劳动教育。推进研学实践教育业务数字化转型,深化校外实践教育数字化应用创新试点和迭代升级。

  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推进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实践创新

  15.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开展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申报与评审,推广优秀课题成果;推进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课题研究;联合地方、企业等开展教育信息化课题合作研究;举办全省教育技术论文活动。加强教师培训,构建培训方向适切、培训组织层次清晰、培训形式丰富的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完成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及第三期绩效评价,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应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校;推进中小学校首席信息官专项培训,举办网络安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研学指导教师和劳动实践基地教师等培训。深入推进8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开展组团结对帮扶,完成100场组团送教活动,培养1000位乡村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学员。面向全省学生提供交流展示平台,举办全省智能机器人比赛、创客竞赛、数字创作和计算思维等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展示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16.推进教育技术应用与交流。召开之江汇数字教育创新大会、“教育魔方”应用经验现场交流会,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校园日”活动,开展校园影视资源征集、自制教具展评、高校信息技术骨干业务研讨、实验教师技能展演、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展演、读书征文、阅读教学微课征集等活动。办好《浙江教育技术》杂志、“浙江教育技术”微信公众号。

  五、打造数字教育领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平台,构建数字教育发展新生态

  17.加强教育信息化评估。扎实稳妥做好教育信息化调查调研工作。研制2023年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修订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开展区域、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估,发布年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出版教育信息化转移支付项目案例成果集。

  18.深化教育信息化创新试点。开展数字教育试点工作,遴选建设省级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校)、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组织开展项目培训指导与中期检查,探索具有普适性、可复制、能推广的数字教育发展路径和模式。培育30个教育领域创新试点项目、200所中小学校智能化校园,推动实现“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开展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教学信息化实验区”等试点的建设与指导,加强教育信息化成果凝练提升与辐射推广。

  19.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浙江省之江教育信息化研究院建设,引育高精尖人才,创建教育大数据、学教具研发、教育元宇宙、人工智能、研学等联合实验室,以联合课题合作、区域(学校)规划咨询、培训课程研发等科研项目为载体,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教育信息化成果转化,推动理论和实践研究与教育技术工作紧密融合。推进数字教育港延伸扩面,建设数字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发挥浙江省教育学会教育技术分会、浙江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等作用,推进教育技术发展。

  20.推进数字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好国际数字教育大会,探索开展海外研修等活动。推动长三角教育技术协同发展,共建长三角教育数字化研究中心,建立健全工作协同、联合攻关、共享推广等工作机制。加强长三角研学实践教育的互联互通与研究探索,召开长三角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研讨会。

  六、加强教育网络安全保障,营造安全稳定网络环境

  21.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完善网络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持续开展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建立网络安全支撑队伍及专家团队,形成网络安全自查、区域互查和上级抽查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机制。落实教育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组织开展教育网络安全攻防演习,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和处置能力;做好重要时期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提升教育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指导全省教育系统完善数据资源目录,组织开展重要数据识别认定工作,加强重要数据分级分类保护;实施数字化改革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