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走进鲁迅纪念馆,听文化学者汪兆骞谈鲁迅生平;跟随曹雪芹纪念馆荣誉馆长李明新,找寻曹雪芹的西山足迹;与影视导演安古一起探访“南柳巷”中的《城南旧事》……8月16日,首届“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拉开序幕,其中包括5场“北京作家故居行”系列走读活动。同学们踏过的每一块砖上,经过的每一棵树下,都有可能诞生过一部伟大的作品。

首场活动“寻根海峡对岸的作家”,在安古的带领下,实地探访位于东城区内务部街的梁实秋故居。安古介绍,梁实秋晚年常常想念北京故居,因为这是他的出生地,也是他度过金色童年的地方。梁实秋曾在采访中表示“想起这栋旧家宅,顺便想起若干儿时事。如今隔了半个多世纪,房子一定是面目全非了,其实人也不复是当年的模样,纵使我能回去探视旧居,恐怕我将认不得房子,而房子恐怕也认不得我了”。

安古带同学们走访林海音故居

离开梁实秋故居,“北京作家故居行”一行又前往位于南柳巷的晋江会馆。安古介绍,《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在北京先后迁居9次,现在位于晋江会馆的“林海音故居”,是她在回忆录里标记为“南柳巷”那节文字所记述的。林海音5岁时曾跟随父亲从台湾迁居到北京,并在北京度过了整个童年和青年时期,结婚生子。她的另外几所住处已消失无踪,想要找到它们,只能翻开这位女作家的作品了。

光明小学同学们走访北京鲁迅博物馆

汪兆骞来到北京鲁迅博物馆,为参加“北京作家故居行”的师生们做了专题讲座。他介绍,现在这所位于阜成门内西三条二十一号宅院,是鲁迅向老友齐寿山、许寿裳各借四百大洋买下的。院内造屋都是鲁迅自己经管的,房屋多用旧料,因陋就简。作监工的是鲁迅当时在教育部同事的李老先生,他让工人在北房之后接出一间房子。鲁迅看到后说:“我将来便住在这个老虎尾巴里。”鲁迅在京十多年,尤其是在“老虎尾巴内”的创作,为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汪兆骞为同学们老师签名

“北京作家故居行——清代文学家的故居之旅”,分别走进了位于什刹海的纳兰性德故居和位于国家植物园的曹雪芹故居。

刘子菲讲述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读书经历

北京市海淀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兼主任刘子菲讲述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故事和读书经历。她介绍,纳兰性德在结交朋友这件事情上,不分民族,不论出身,乐意结交江南布衣文人,并在京城促成了“博学鸿儒科”。而他帮助过的这些布衣文人,也在其去世后的第六年,将其手稿收集整理成册,出版为《通志堂集》,使纳兰性德的作品得以流传千古。

李明新带同学们走访曹雪芹故居

在曹雪芹纪念馆前,曾担任该馆馆长十年的李明新从“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文化意义”“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三个方面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李明新说,《红楼梦》是一个大舞台,这部著作把各种各样的人物命运在舞台上演给人们看,让人们从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如此,当大家明白了“命运”这个东西,内心就从容了、主动了、潇洒了。

“北京市青少年阅读节”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主办,北京发行集团新华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