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2”号已驶入北极圈 即将开始科考作业
目前,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向着北极进发。记者也随船全程记录我国此次北冰洋科考的进程。根据前方的最新消息,“雪龙2”号已经驶入北极圈,即将开始科考作业。(总台央视记者王楠 李厦)...
推力达到130吨级 中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
央视网消息:记者近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中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主发动机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要求。此次试车的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由现役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进迭代而来,推力达到130吨级。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奔月轨道运载能力能达到27吨,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三倍左右。...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完成首次大洋科考作业演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正在进行当中。近日,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白令海公海海域完成了首次大洋科考作业演练。当地时间7月22日上午9时,“雪龙2”号上的“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缓缓下放,开始对水样进行采集。...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7月23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我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主发动机又一次点火试车,并取得连续成功,为发动机技术状态固化、可靠性提升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试车的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由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进迭代而来,推力达到130吨级。长征十号运载火箭高度约92米,起飞质量约2187吨,起飞推力约2678吨,它的奔月轨道运载能力能 ...
推力达到130吨级 中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
央视网消息:记者近日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中国载人登月火箭长征十号主发动机又完成了一次点火试车,验证了火箭飞行任务对发动机的要求。此次试车的发动机采用先进的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由现役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使用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改进迭代而来,推力达到130吨级。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奔月轨道运载能力能达到27吨,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三倍左右。...
我国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各项研制工作正在有序快速推进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了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计划2030年前实现登月开展科学探索。其后将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试验站,开展系统、连续的月球探测和相关技术试验验证。试车的这型发动机就是我国正在研制的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主发动机。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长征十号的最新进展。...
航天英雄杨利伟讲述“飞天”故事
中国青年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林洁)近日,2023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广州会场)开班典礼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开班典礼上,航天英雄、中国首飞太空第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以“矢志航天筑梦苍穹”为主题进行了授课。“‘飞天’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和悠久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非凡智慧和无穷创造力的民族。自古以来 ...
中国青少年与世界顶尖科学家“面对面”
中国青年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聪聪)“只有最有天赋的人才能在理论数学上有所突破吗?”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生史博文在7月22日于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师面对面”活动上抛出这个问题。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回答说:“大多数人都无法估计自己有多特别,可以确立的一个目标是理解数学并尽你所能解决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该活动是首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期间开展的 ...
国家发改委:智能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带动虚拟现实设备产量同比增长58%
光明网讯(记者刘晗旭)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促进汽车、电子产品消费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智能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相关行业增加值增长12%。其中,各类虚拟现实设备的产量同比增长58%。...
以高质量科普推动高水平创新 2023年浦东新区科普文明行动计划走进张江
记者金朝晖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自2022年起,浦东新区科协启动科普文明行动计划,以“党建引领、科技特色、资源融合、群众喜爱”为目标,“科普+文明”理念为核心,充分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等基层综合服务场所,打造开放式、沉浸式、互动式的基层科普服务阵地...
加大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为电子产品提供更好应用环境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1日召开专题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副司长常铁威表示,我国将加大对光纤网络、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支持力度,为不断升级换代的电子产品提供更好的应用环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智能消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带动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增长了12%。当前,能否与其他电子产品联动互通已经成为消费者选择电子 ...
工信部:中国贡献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累计已达50余项
光明网讯(记者张诗奇)7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据了解,上半年智能制造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国际电工委员会在工业控制领域发布了5项由中国专家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中国贡献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累计已达到50余项,中国专家参与了IEC ISO ITU中90%的智能制造国际标准工作组。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 ...
我国卫星发射再传喜讯 “火箭超市”模式展现大国实力
央视网消息:今天(7月20日)11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目一号气象星座07-1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第21次飞行。 北斗+气象:天目一号提供全球气象应用服务此次发射的四颗卫星是天目一号气象探测星座的第三批组网星,这个星座创新采用与导航信号相结合的 ...
坐着运-20去上学 开学典礼是航空展!
坐着“鲲鹏”去上学是什么体验?7月19日到20日,空军使用多架运-20,从石家庄、济南、南京、长沙和成都5个登机点,集中运送2023年新录取飞行学员到空军航空大学报到。就说这样的排面谁不羡慕!祝福新飞行学员们未来鹰击长空、振翅高飞!...
状态良好、运行稳定 神舟十六号乘组将择机开展出舱活动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50多天,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三分之一,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扎实稳步推进,神舟十六号乘组将择机执行出舱活动。...
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6.76亿户 今年3000家企业将建5G工厂
中国网7月19日讯(记者彭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恢复向好,信息化发展平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61 6%随着3月份以来一批稳经济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各地支持制造业当家等政策举措出台实施,工业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势头。上半年规模 ...
中国发明团队在欧洲获奖 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为全球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网7月18日讯(记者彭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今年上半年,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运行平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运行平稳 数字技术领域专利储备进一步加强专利方面,上半年共授权发明专利43 3万件,实用新型专利110 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34 4万件。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3 5万件。专利复审结案3 3万件,无 ...
“博士乘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
中国青年报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自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51天,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扎实稳步推进,将于近日择机执行出舱活动。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是由指令长、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种类型航天员构成的全新组合,是“国家太空实 ...
大模型研发要稳步推动扎实进行
今年以来,ChatGPT引领了人工智能的新一轮创新浪潮。各个企业机构都在关注并投入力量进入这一划时代技术的研发应用中,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位居全球第二。目前,中国已进入“百模大战”的新时代,这固然体现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但大模型研发毕竟不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是技术、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一方面我 ...
湖南首家工业软件园在株洲开园
株洲高新区作为株洲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主战场排头兵,依托制造名城工业根基,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等工业“比较优势”,谋篇布局抢抓工业软件发展历史机遇,打造天元工业软件园,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本地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株洲工业产业向高端迈进。园区定位国家工业软件企业聚集区和工业软件创新高地,将通过从外引进优质企业和专家人才团队、向内鼓励本地制造企业软件业务“裂变”发展等方式,实现工业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