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警惕!“初二现象”可能正在毁掉你的孩子!现在知道还不晚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的求助视频,讲述了她女儿从上初二开始发生的巨大变化。

这位女孩不仅脾气变得暴躁,成绩也急剧下滑。她原本擅长的数学也变得一塌糊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妈妈尝试了很多方法:

她试图说服女儿去上补习班,但孩子根本不愿意去;

她努力与女儿进行沟通,但女孩却拒绝交流,几乎不说话;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这位母亲上网求助,希望网友能给她提供一些建议。

这位母亲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而是大多数父母都会面临的所谓"初二现象"。

许多父母发现,他们一直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初二之后突然变得难以对付,仿佛变成了个"小魔鬼"。

在大约14岁左右,孩子们变得极其敏感、脆弱、叛逆和冲动......与父母的关系也逐渐疏远。

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得养育孩子变得异常艰难,令人筋疲力尽。

就像在家长圈子里流行的一句话:"11岁可怕,14岁恐怖"。

初二现象同时也对亲子关系提出了考验。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

与小学阶段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在初二阶段"变化不大"的比例明显下降。

有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逐渐疏远,而6.33%的家长则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亲子关系的疏远和紧张背后蕴藏着更多信息,家长需要透过迷雾看到问题的本质。

为何会出现所谓的"14岁现象"?

大脑发育的特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大卫·伊格曼在他的著作《大脑的故事》中,展示了一张关于大脑发育的图表。

这张图表显示了孩子从5岁到20多岁期间大脑发育的特点。

红色和黄色表示尚未完全发育,而蓝色和紫色表示完全发育成熟。

大脑边缘系统负责情绪管理和奖励感受,一般在15岁之前就已经发育成熟。

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决策制定和冲动控制的前额皮质却需要到大约25岁左右才会完全成熟。

换句话说:

在大约14岁左右的孩子,尽管具备丰富的情绪感知能力,但前额皮质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控制情绪和行为。

这种生理发育上的不平衡导致了所谓的"14岁现象"。

现在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14岁左右的孩子容易冲动、缺乏自制力、学习成绩下降了。这些行为并非孩子故意为之,而是受到大脑发育阶段的限制。

如果父母不了解大脑背后的运作机制,对孩子进行责骂和教育,只会将孩子推得更远,加深亲子之间的隔阂。

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14岁是孩子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和学坏行为的年龄。

特别是对男孩子而言,他们的前额皮质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可能更容易变得敏感、脆弱,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经常与成年人对立。

此外,14岁左右的孩子通常正在读初二,这是学业上的关键时期。

学习内容变得更加深奥和难以理解,同时面临着升学考试的压力,对孩子造成了更大的挑战。

有一句常言道:“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初二阶段,大约90%的学生会遇到成绩下滑的风险。

许多之前成绩不错的孩子,在初二之后会突然面临成绩的下滑,如果他们没有正确调整心态,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对未来的高中和大学选择造成影响。

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困扰,他们可能会竭尽全力给孩子施加压力,导致亲子关系逐渐恶化。

面对14岁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在《解码青春期》一书中提到:

“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灵会经历剧烈的变化。每一个看似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

14岁左右的孩子就像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稍有不慎就会伤害自己或他人。

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可能会越走越远,加剧所谓的“14岁现象”。

因此,对于14岁左右的孩子,父母更应该认真倾听而不是不停说教。

许多父母习惯于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但往往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导致孩子情绪崩溃。

当孩子情绪崩溃时,他们根本无法听进父母的建议。

因此,父母应该保持积极倾听,对孩子来说,这可能是更好的沟通方式。

多听取孩子所面临的问题,并给予建议,但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要将主动权还给孩子。

当亲子关系良好时,孩子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

父母要学会示弱

李玫瑾教授指出:“在孩子12岁之后,父母的沟通方式一定要改变,关键是学会示弱。”

适时地示弱是一种权力的让渡,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和勇气,使他们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这样“示弱”:

“儿子,你能帮妈妈搬这个箱子吗?”

“你可以帮妈妈看看,这个东西应该如何安装?”

“你来帮爸爸考虑一下,我们应该选择哪条旅游线路?”

《男孩女孩学习大不同》提到:“孩子越有自信,就越不会引发纷争。”

通过在孩子面前多次“示弱”,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他们也会更有自信。

调整心态,学会尊重孩子

教育家孙云晓说过: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而好父母的显著特点恰恰是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的隐私是重要的,包括在进入他们的卧室之前先敲门、不翻阅他们的日记、不安装监控来监视他们,以及不过度干涉他们与朋友的交往。

同时,尊重孩子的话语权也很重要。当面临问题时,与孩子商量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另外,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提供支持也是必要的。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他们聊相关的话题,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多采用鼓励教育和正面暗示

在孩子14岁左右的阶段,父母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使用积极正面的语言。

当一个孩子经常受到激励和肯定,接受正面的引导,他们会变得更自信,朝着父母所认可的方向发展,激发出他们的潜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多使用的鼓励句式:

"哇,你做得比我还好!"

"我为你感到骄傲!"

"我看到你在努力完成这件事情,让我感动!"

面对孩子的14岁现象,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父母的考验。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需要与孩子一同成长和进步。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勉!

思考话题:您和孩子交流会用鼓励的方式吗?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