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空轨试乘发车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11日),国内首条悬挂式空中轨道列车——光谷空轨试乘发车。记者搭乘这趟列车,近距离感受了空轨的科技与魅力。空轨全称为“悬挂式轻型空中轨道”,其列车悬挂在单型轨道下方,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属于立体型交通,拥有独立路权,不受地面其他交通工具和行人干扰,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新制式。光谷空轨列车造型以“科技之翼”为创意,色彩为“科技蓝”,整体设计充满科幻感。该列车最高 ...
大国重器集体亮相中国品牌日 彰显中国品牌新力量
央视网消息:2023年中国品牌日活动正在进行中,今年的中国品牌日活动是自创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吸引超过1900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加。一批“大国重器”集体亮相,展现了创新为中国品牌注入的新力量。这是中国自主设计的大功率核电机组“国和一号”的1:60模型,这样的一台机组年发电量就可以满足超过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900多万吨。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上海核工院工 ...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国家验收 探寻高能宇宙线起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昨天(5月10日)通过国家验收。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整个阵列的探测器单元超过一万个,充分利用“世界屋脊”的高海拔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将为解开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试运行以来,已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捕捉到史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等 ...
“科技小院”助力养蜂大事业
原标题:“科技小院”助力养蜂大事业 “别看院子小,这可是咱智慧农业专班的天然实验室哩!”北京农学院智慧农业研究院数字乡村所所长段长青说。一大早,记者走进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蒲洼村,段长青已经在养蜂场忙活起来:调整太阳能板,检查蜂坯。蜂场四周的山坡上点缀着各色鲜花,幽幽香气弥漫,引得不少蜜蜂前来采粉。 房山区的蒲洼乡,距北京市区约120公里,是京西南最远的乡。其中,森水、蒲洼等自然村,位置偏远 ...
引资质量提升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领域引资涨幅超50%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不少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外资企业近期不断增资扩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4月份以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建设提速,这个把中国元素与主题公园充分结合的文旅项目投资金额达到5 5亿美元。来自世界各国的跨国企业还以更多元的合作方式,持续扩大对华投资。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 9%,实现了“开门稳”。引资质量持续提升,1至3月,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 ...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开启 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央视网消息:宇宙线探测,尤其是对其中稀少的伽马射线探测是人类探寻宇宙及其演化的重要途径。5月10日,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伽马射线探测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通过了国家验收。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又称“拉索”,2015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2021年建设完成。核心科学目标是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以及相关的宇宙演化和高能天体活动,同时开展暗物质研 ...
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央视网消息:这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所携带的物资中,包括多种实验样本,这些样本将在实验舱内或舱外暴露平台陆续开展相关实验和试验。此前,空间站内已经开展了部分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在梦天实验舱里的实验机柜中,也完成了在轨点火测试、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等若干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分为舱外静态实验、动态摩擦学实验和原位观测实验。材料舱外暴露 ...
物尽其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还会“回家”完成“副业”
央视网消息:此前,撤离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后续将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之后它还会承担哪些任务?虽然天舟货运飞船的“主业”是为空间站运送货物和补加推进剂,但同时有的货运飞船还有一些“副业”要完成,比如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从空间站后向端口撤离后,还要绕飞到空间站前向对接口,为后续神舟飞船对接空间站创造条件。天舟五号绕飞到前向对接口,也是因为它还有任务要完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货运飞船 ...
5公里、400米、200米、19米,数字背后的中国精度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后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记者于群: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天舟六号已经顺利地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了交 ...
中国星辰 | 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央视网消息:这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所携带的物资中,包括多种实验样本,这些样本将在实验舱内或舱外暴露平台陆续开展相关实验和试验。此前,空间站内已经开展了部分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在梦天实验舱里的实验机柜中,也完成了在轨点火测试、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等若干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分为舱外静态实验、动态摩擦学实验和原位观测实验。材料舱外暴露 ...
中国星辰 | “1+1+1=1”,200秒回顾“天宫”梦圆之旅
央视网消息: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再到“T”字构型。如今,空间站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回顾一下,两年来“天宫”是如何建成的。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入轨,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6月17日,“神箭”长征二号F运 ...
中国星辰 | “1+1+1=1”,200秒回顾“天宫”梦圆之旅
央视网消息: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工程首个航天器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我国空间站工程在轨建造大幕正式开启。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空间站从“一”字构型到“L”字构型再到“T”字构型。如今,空间站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回顾一下,两年来“天宫”是如何建成的。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入轨,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6月17日,“神箭”长征二号F运 ...
中国星辰 | 天舟“家族”输送“太空快递”的“高光时刻”
央视网消息:天河行舟,筑梦天宫。过去6年里,天舟“家族”先后有6艘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顺利完成向太空输送快递任务的同时,不断通过技术突破,满足中国空间站更快、更高的送货要求。一起回顾天舟“家族”近年来成功输送“太空快递”的那些“高光时刻”。天舟一号:中国航天首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本次太空快递送货之旅中,天舟一号首次在轨实施了 ...
中国星辰 | 物尽其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还会“回家”完成“副业”
央视网消息:此前,撤离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后续将与空间站组合体再次交会对接。之后它还会承担哪些任务?虽然天舟货运飞船的“主业”是为空间站运送货物和补加推进剂,但同时有的货运飞船还有一些“副业”要完成,比如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从空间站后向端口撤离后,还要绕飞到空间站前向对接口,为后续神舟飞船对接空间站创造条件。天舟五号绕飞到前向对接口,也是因为它还有任务要完成。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货运飞船 ...
中国星辰 | 5公里、400米、200米、19米,数字背后的中国精度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11日5时16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六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后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记者于群: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天舟六号已经顺利地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了交 ...
中国星辰 | 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
央视网消息:这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所携带的物资中,包括多种实验样本,这些样本将在实验舱内或舱外暴露平台陆续开展相关实验和试验。此前,空间站内已经开展了部分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在梦天实验舱里的实验机柜中,也完成了在轨点火测试、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等若干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舱外暴露实验为材料筛选提供技术支撑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分为舱外静态实验、动态摩擦学实验和原位观测实验。材料舱外暴露 ...
98件、714公斤产品!天舟六号“科学清单”公布
央视网消息:5月9日,任务组织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记者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了解到,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相关功能检查,做好了发射前的各项准备。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马忠辉透露,用于本次发射任务的火箭提升了零窗口入轨精度,将发射窗口拓展两分钟,提高了发射的可靠性。新的活动发射平台正在建设中,完成后,两个平台具备并行开展两发长征七号系列任务能力,将大幅提升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 ...
天舟六号自主可控能力和国产化比例均有提升
央视网消息:5月9日,天舟六号发射任务完成了发射前全区合练。目前,各系统准备就绪,将择机发射。天舟六号发射任务是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飞船与火箭系统进行了大量准备和优化工作。天舟六号:世界现役上行载货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天舟六号在提高货物上行运载能力、降本增效和国产元器件应用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整船的载重能力从6 9吨提高到7 4吨,是世界现役上行载货能力最强的货 ...
天舟六号任务将实现双“首发”
央视网消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货运飞船从原来的两年四发变成了两年三发,虽然貌似发射频次降低了,但是这却意味着成本的节约以及任务能力的提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以前空间站任务规划是一年打两艘。现在,因为能力增加了,给航天员带的东西可以多带一艘船。带来的好处就是,现在是两年打三艘船,相当于每年打1 5艘船。这样其实也是节约成本了,能力提升了才节约成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