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大举办
5月12日—13日,中国科学院机器科学家雁栖青年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院所约200名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本次论坛,分享各自对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思考、面临的挑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该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发起举办的青年科学家高端学术论坛,以“启迪、探索、突破”为主题,立足于基础科学研究突破、推动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人才成长三大任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
体验盛宴:中关村论坛展览聚焦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
央视网消息:“集中展示元宇宙、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重大成果……”5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3中关村论坛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于英杰在答问时说,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往年,今年展览板块呈现参展数量多、创新成色足、互动体验好等三方面特点。一是参展数量多。今年一共有650多家参展单位,其中外资企业和机构12 ...
为创新寻找突破口 为产业增添新动能(科技视点)
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13所高校开展信息公共服务共建,推动实现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的普惠化、精准化;在山东,“知识产权进校园”科普宣讲活动在齐鲁工业大学和济南大学开讲,宣讲者聚焦专利申请、保护和成果转化等主题,面对面为高校师生解疑释惑……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为主题的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于4月20日至26日举办,各地活动亮点纷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我国知 ...
科技部:2022年我国创新指标全球排名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今天(15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顺利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回顾十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四个方面显著增强。一是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影响力显著增强。从科技投入和强度来看,据统计,我国全社会R&D投入从201 ...
“科改企业”扩围新增252户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央视网消息:5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扩围深化现场推进会在广州召开。2020年,“科改行动”实施。目前,我国“科改企业”已从439户扩充至672户,扩围新增252户。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科改企业”研发总投入达1582 4亿元,在科研经费、科技人才激励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给予支持。截至2022年底,“科改企业”科技人员总数超 ...
科技部:要构建起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
央视网消息:5月15日,国新办就2023中关村论坛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十年。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实力发展同步壮大,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推动引领现代化发展成为重要力量。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到2022年的第11位,顺 ...
小康直播:探秘“探索二号”科考船
中国小康网讯 航行千里,探索深海大洋之谜;深潜万米,挑战海底深渊之极,中国首艘可以装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的支持保障母船,即将重返福建马尾维保检修。“探索二号”如何靠港?内部到底是怎么样的?远赴马里亚纳海沟时都发现了什么?5月15日上午12:00,福建发布、海博TV记者将首批登上“探索二号”,带领大家一同探秘这艘“探海利器”,听它“乘风破浪”的故事!小康直播客户端直播关注实时动态点击查看...
苏州市吴中区聚人才兴产业——为科技创新注入人才活力(创新故事)
在不久前举行的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科技创新大会上,苏州科韵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阳领回3块奖牌,分别是“江苏省双创人才”“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吴中区知识产权十强企业”。“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据黄阳介绍,作为一家致力于显示产业、光伏等领域激光微纳加工自动化设备研发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该公司组建了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近3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约18%,掌握了面板修复核心技术,拥有各 ...
让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创新谈)
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意义重大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共计2412家,同比增长12 7%。新型研发机构一般被称作“四不像”,是因为这些研发机构“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凭借全新的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在产 ...
千余场科普活动等你参加,百多家科普基地等你打卡!2023年上海科技节5月20日开幕
中国小康网5月13日讯 记者金朝晖 上海市科委介绍,2023年上海科技节将于5月20日-31日举办,主题是“悦享科技智创未来”,设置开放活动板块、赛事板块、媒体科普板块等6大板块1500多场专题活动。同时,科技节期间将有98家科普基地延续免费开放政策,33家科普基地优惠开放,向广大市民朋友推出票价折扣。科技节启动仪式将于5月20日上午在世界会客厅举行。启动仪式后将举办第二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 ...
我国海上油田群加速推进绿色化、智能化开发
央视网消息:恩平20-4海上钻采平台是恩平油田群第七个海上生产设施,恩平油田群是我国第一个在设计阶段就采用智能化、绿色化方案的油田群。近年来,我国通过智能油田建设、“岸碳入海”等手段,加快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化、智能化开发。恩平油田群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项目中采用台风无人生产工艺,可在陆地远程操控油田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极大地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安全平稳运行,有 ...
神十五航天员开始天舟六号货物转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12日)早上8时许,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舱门,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天舟六号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空间站所需的推进剂、应用实验和试验装置等物资,总重量超过7吨。...
数实相融 引领贵州工业加“数”发展
贵州轮胎、联通、华为携手搭建定制全省首个5G全连接工厂,作为轮胎制造业首个“5G全连接工厂”,该工厂投产后,运维成本降低近三分之一,工作效率提升400%以上;在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MES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后,装配车间百余机台协同提速达到5秒,单台产品制造成本降低10%;自从使用5GMA液压变速器柔性生产线,凯星液力生产效率提高30%,并依托5G技术,将产能从1年配置30人装配1千台液 ...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年内将面世
美国科学家本月宣布,经过全球200多位科学家数年的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有望在今年年内面世。黑洞即将接开神秘面纱,消息一出引发科学爱好者关注。网友好奇并不发光的黑洞如何被拍下,更多的人则感慨,人类科技的进步让未解之谜逐步接近真相。专业人士表示,黑洞照片的面世对于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或年内面世据新华社报道,在3月8日美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史 ...
高新技术助力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成功“扎根”
央视网消息:5月10日,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北主塔的97根桩基全部施工完成,设计高度350米的北主塔成功“扎了根”。张靖皋长江大桥连通如皋、张家港、靖江三个市,全长约29 8公里,其中跨江段全长约7 9公里,南航道桥为主跨2300米的双塔悬索桥,跨越长江主航道,为世界最大跨径的桥梁工程。大桥所在区域为典型的长江下游软弱地基,工程进行中,在新结构、新工艺上取得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的技术空 ...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4500米级海试成功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11日),由中科院先导专项(A类)支持研发的两型设备——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及深海底爬行式移动作业系统在南海海域顺利完成了4500米级的海上试验,并通过了现场专家组的考核。据中科院深海所介绍,这两型装备2019年立项,历时4年半研发完成,分别针对水中和海底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功能互补。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采用中继器加浮游平台分体式结构,中继器可实时观测浮游平 ...
“太空快递”再出征 “硬核科技”齐上阵
5月10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出发,踏上“太空快递”运送旅途,次日凌晨,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至此,中国空间站在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了它的首位“访客”。任务成功背后,有一批“硬核科技”,护航“太空快递”安全准时送达。一个名为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网络,负责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 ...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4500米级海试成功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11日),由中科院先导专项(A类)支持研发的两型设备——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及深海底爬行式移动作业系统在南海海域顺利完成了4500米级的海上试验,并通过了现场专家组的考核。据中科院深海所介绍,这两型装备2019年立项,历时4年半研发完成,分别针对水中和海底两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功能互补。深海浮游式移动作业系统采用中继器加浮游平台分体式结构,中继器可实时观测浮游平 ...
收货了,神十五航天员开始天舟六号货物转运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今天(5月12日)早上8时许,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打开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舱门,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天舟六号装载了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6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空间站所需的推进剂、应用实验和试验装置等物资,总重量超过7吨。细胞上行生保支持装置是发射前5小时才安装到天舟六号飞船,因为对时间和温度要求较高,这也是航天员们首先处理的对象。 ...
43家上榜!2022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公布
5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六部门确定了43家2022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图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截图这次发布的43家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涉及通信、互联网、公共机构、能源、金融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科学有序推动数据中心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示范标杆,加快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完善绿色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标准体系。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