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技术详解中国航天“三垂一远”测发模式
央视网消息:本次任务,总台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设置了增强现实报道点,通过增强现实技术介绍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相关情况。现在,各系统已经做好准备,神舟十六号瞄准明天(5月30日)9时31分发射。飞船和火箭在进入发射程序前要经历哪些过程?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远距离测试发射都是什么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区我的同事劳春燕,请她带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发射过程。总台央 ...
大国科学家|杨春和: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
央视网消息: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为“点亮精神火炬”。从今天(5月29日)起,新闻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大国科学家》,带您认识几位奋斗在科研一线的两院院士,讲述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故事,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今天先来认识一位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他主持建造了亚洲首座地下盐穴储气库,解决了层状盐矿大型储气库建造这一世界难题,书写了让采空区地质隐患向宝贵地下储 ...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亮相 满怀信心 志气高昂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29日)上午,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见面,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的“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全面建成、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面对新征程新使命,3名航天员都做好了准备。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指令长景海鹏:今天,一个全新的组合也是首次亮相,我 ...
探索永无止境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亮点速览
央视网消息: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关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明天(5月30日)发射,航天员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三名航天员组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今天上午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介绍了本次载人飞行任务相关情况,并回答了相关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 ...
三种类型 不同任务 “神十六”乘组各个履历丰富令人敬佩
央视网消息:“神十六”乘组是首个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三种类型航天员组成的飞行乘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三名航天员。景海鹏,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陆军少将军衔。1998年,景海鹏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执行4次飞行任务,3次担任指令长。从神舟七号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舟九号的13天宇宙遨游 ...
中国星辰|全、新、多 神舟十六号乘组大揭秘
央视网消息:昨天(5月28日),任务总指挥部召开会议,研究确定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计划和航天员飞行乘组。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先生给大家介绍情况,并回答各位感兴趣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受任务总指挥部委托,由我向大家介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经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5月30日9时31分发射 ...
神十五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81天
自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发射入轨至今,神舟十五号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181天,各项在轨工作进展顺利,已圆满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任务,成为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了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目前,他们正在紧张有序开展神舟十六号乘组进驻和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 ...
我国未来将加大原创性技术攻关 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
央视网消息:继续来关注2023中关村论坛。在本次论坛上,大量的前沿技术集中展示,如何让这些技术加快落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呢?昨天(5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人员李一枫正在进行新型能量转化装置的实验,通过消耗光伏、风电等绿电,将水、二氧化碳等低能量的稳定物质电解转化成为氢气、一氧化碳等高能量物质 ...
神舟十六号完成全区合练 近日实施发射
中国青年报北京5月28日电(邱晨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今天,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进行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和全系统气密性检查。目前,火箭、飞船及发射场各系统状态良好,已完成火箭加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全区合练是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前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为了演练首区、航区、应急返回区之间的通信调度和时统协调以及北京中心、东风中心、西安中心之间数据传输处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是发射前的最后一项大型工 ...
国产中文大模型天河天元发布
中国青年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在近日举行的世界智能科技创新合作峰会上,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发布了天河百亿亿级智能计算开放创新平台和国产中文大模型——天河天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说,国家超算天河团队与信创海河实验室、天津大学、国防科大团队,共同致力于打造国产超级算力和智能算力底座,构建高标准大规模的中文数据集,通过国产中文大模型的研发和设计来支撑智能科技 ...
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 第三十九次南极科考亮点多
科考队员们在“雪龙2”号的艉甲板进行海洋调查准备工作。陈亮宇摄历时163天,行程6万余海里,中国第三十九次南极考察队近日圆满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回国内。这次南极考察有哪些亮点?发生了哪些难忘的故事?记者采访了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多名南极科考队员。能力先行,“雪龙2”号和“雪龙”号携手破冰,首个南极雪橇式冰雪跑道机场建成2022年11月底,南极中山站外围的陆缘冰区冰雪皑皑, ...
神舟十六号完成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28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早上8时30分许,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自22日转运发射区后,已经完成了飞船 ...
中国空间站将迎来第二次太空会师 数智赋能为发射场插上智慧化翅膀
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28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早上8时30分许,在北京飞控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站、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高级工程师戴湘军:通过今天的全区合练,我们对中心及所 ...
神舟十六号完成全区合练 各系统准备就绪
今天(5月28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大数据融入新生活 智慧生活从概念照进现实
央视网消息: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开展。在数博会现场,多项新产品、新技术吸引了观展市民的互动体验。总台记者马宇涵:我正坐在一辆行驶的小轿车上。在这辆车上,有桌椅、有沙发,唯独缺了一个人,那就是开车的司机。这里是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现场,在这里,无人驾驶、智慧消防,大数据融入新生活,拥有了更多新的体验。2023数博会以“数实相融算启未来”为年度主题,集中呈现 ...
智慧结晶亮相科博会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丰硕
新一代长征运载火箭、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可拉伸多模态的触觉芯片……从天到地,从大国重器到前沿科技,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丰硕。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迎来开放首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展区备受瞩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展区展品充分体现了京津冀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的新成果。当前,三地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联动成果显现。产业协同打造大国重器京津冀协同发展 ...
首届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论坛举办 推动构建数据安全多元共治生态
北京晚报讯(记者骆倩雯)昨天(5月26日),2023中关村论坛——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出席并致辞。本次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关村实验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数据管理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单位联合承办,汇聚政商学各界国内外知名代表,深入研讨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索具有可行性、引领性、示 ...
钱智民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会谈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金朝晖5月26日,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在总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举行会谈。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邓戈,国家电投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见。格罗西高度赞赏中国在和平利用核能和核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回顾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中国企业开展的卓有成效的合作。他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见证中国核电产业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与 ...
中国科大科研团队制出绝缘纳米新材料
原标题:【科技前沿】我科学家制出绝缘纳米新材料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随着人类对南极洲、月球和火星等极端环境探索的深入,不断出现的极端环境条件,包括强紫外线环境、原子氧和高低温交替环境等,成为今后深入探索的主要障碍。在极端环境下,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会发生变化,严重时甚至会导 ...
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三多三少”如何破解
原标题: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三多三少”如何破解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可以认为,以此为标志,本轮改革从以“破”为主的政策倡导阶段转入到了以“立”为主的实际操作阶段。能否顺利实现从“破”到“立”的转变,形成科技评价的基础性制度,本次试点改革意义重大。经过将近半年试点,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