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3中关村论坛丨推动全球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科技盛会
阅读提示2023中关村论坛5月25日拉开帷幕。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成功举办13届。本届论坛将办成推动全球开放创新、合作共享的科技盛会。今年的中关村论坛进一步突出国家级、前沿性、国际化等特点,将举行55场平行论坛,探讨前沿话题、聚焦科技热点、推动共治共享。5月25日至30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举办。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已经成功举办13届,2023中关村论 ...
11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经济正成为稳增长促转型重要引擎
央视网消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昨天(5月23日)发布了全文版《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规模、数据资源体系、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等11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 2万个,5G用户达5 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 ...
绿能科技(国核电力院)举行创新投资专题发布会,践行“绿色能源1134”战略
中国小康网讯 记者金朝晖5月23日,绿能科技(国核电力院)在上海举行创新投资专题发布会,贯彻国家电投决策部署,践行“绿色能源1134”战略,携手生态伙伴和合共赢。在绿能科技元年,作为“三驾马车”最活跃一极,投资示范板块焕然一新呈现眼前。国家电投国际合作首席协调官李雪东、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以及国家电投发展部、智慧能源、电投融合、创新投资,阳光电源、特变 ...
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 登顶科考队顺利回撤到6500米营地
央视网消息:来关注2023“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昨天(5月23日)中午,2023年珠峰科考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12时50分,登顶科考队圆满完成雪冰样采集工作,开始下撤。记者从此次珠峰科考前方指挥部了解到,13名科考队员在圆满完成峰顶科考任务后,昨夜今晨陆续顺利返回到6500米的科考营地。同时,登顶采集的雪冰样品今天早上也顺利运抵大本营,并将被送到位于拉萨的青藏高原冰芯库 ...
“刷掌支付”来了!生物识别技术哪个更靠谱
不用刷卡、不用刷码,只需伸出手掌,就能付款了!5月21日起,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草桥站、大兴新城站、大兴机场站全线开通了新的“刷掌”乘车服务。与此同时,微信宣布“刷掌支付”功能上线。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一样,“刷掌”同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不过此前,刷掌技术还处在测试阶段,并没有大范围的使用。此次落地实施,网友们不禁调侃道,“挥手说我不要,然后就把钱扣走了”“这下是真的要‘剁手’了”……图 ...
聚焦科技创新 点燃科普热情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除了“高精尖”还“亲民”
央视网消息:2023年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5月20日到31日举行。本届北京科技周活动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重大突破,重点展示高性能计算芯片、新能源及储能等10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同时科技周期间还进行了内容丰富的公众科普。在北京科技周主展区,可以体验物理装置,探寻生活常识,也可以了解“高精尖”前沿科技。通过制造电磁干扰,产生非固定磁场,回形针便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通过太空育种 ...
世界互联网大会2023年领先科技成果及实践案例征集启动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杨雯珺):5月23日,世界互联网大会2023年领先科技成果及“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宣介会在北京启动。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两项重要活动,世界互联网大会常务副秘书长梁昊表示,今年将迎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第十年,此次领先科技成果申报全新升级,首次区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工程研发三个不同成果类型。实践案例活动征集的范围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 ...
元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神舟十六号蓄势待“飞”
中国小康网讯 5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令人高兴的是,神舟十六号进行了重大升级,第一:元器件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大大提高航天器自主控制能力;第二,改进仪表面板布局,使航天员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5月2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5月22日下午两点半,神舟十六号船箭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的托举下驶出了总装测试厂房,沿着约1 5公里的无缝转运轨道,平稳驶向发射塔架。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按计划,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于 ...
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原标题: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这是2021年8月1日拍摄的万步炎。新华社发新华社长沙5月21日电 题: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记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新华社记者吴晶、袁汝婷、谢樱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小老头”有点不起眼。带着“海牛家族”,他用了30多年时间,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 ...
科技小院日志(深聚焦)
图①:海南省东方火龙果科技小院学生采摘果实。周兵辉摄图②: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科技小院师生在测算水稻产量。赵 渝摄图③: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科技小院学生在观察样本。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版式设计:沈亦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 ...
百万亩水稻科学种植 提升产量
央视网消息:黑龙江是我国水稻的重要产区,因为地理位置偏北,这里的插秧工作还在进行中。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今年计划种植149万多亩水稻。目前插秧进度怎么样?来看记者发回的报道。总台记者于文波:高速插秧机正在田里工作,还有工作人员不停地把秧盘放在机器里,插秧机过后秧苗就整齐地插在了水田里。像这样的一台机器,每天可以插秧40多亩地,效率还是非常高的。这个水田里的土壤是黑色的,整个甘南县都地处 ...
上海首条空中铁轨要来了!24h刷脸进站!
近日,上海宝山区正筹建首条空中铁路。线路全长约940米,包括2个车站和一个维修车间,采用全球最高水平的GOA4无人驾驶系统。此外,这条线路还将实现人脸识别和24小时不间断运营,预计9月正式投入使用。...
让你的土豆更美味!我国“优薯计划”迎来重大突破
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在快餐店吃的薯条几乎都来自100多年前育成的马铃薯品种——作为全球人口的主粮之一,马铃薯育种进程之缓慢可见一斑。中国科学家为此提出了“优薯计划”,目的就是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吃上更高产、更优质的马铃薯(又名土豆)。如今,这项计划迎来重大突破: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黄三文团队研究发明了一种“进化透镜”技术,给农业育种家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及早发现出阻碍 ...
银河系看起来不再特殊
银河系真的像人类想象得那般特殊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提出了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而非之前被广泛接受的4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该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近期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引发全球研究人员与公 ...
微信刷掌支付正式发布 再乱花钱就剁手要照进现实了?
不扫码、不刷卡,隔空感应!5月21日,微信发布推文宣布“刷掌支付”功能上线,再乱花钱就剁手要照进现实了?微信官宣新支付新功能,出门忘带手机可刷掌据了解,用户需要先在设备绑定个人微信账号,录入手掌纹样。消费时,将手掌对准支付设备的扫描区,确认后即可完成支付。该项操作全程在刷脸设备上进行。不过,相比刷脸支付,刷掌支付无论是安全或精准度上都更高一些。区别于指纹识别读取指腹的表皮纹路,掌纹 ...
“澳门科学一号”成功发射 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
央视网消息:5月21日16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澳门科学一号”卫星是国际首颗低纬度地磁场与空间环境的科学探测卫星,是国内地球磁场探测精度最高的卫星,将显著提高我国空间磁测技术水平。该项目由国家航天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开展,探测数据由双方共享。“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采用“A星+B星”联合观测模 ...
“未来科技之星”活动七年覆盖万名学生
文汇报讯(记者张鹏)在现有道路交通标线中,虚线向实线的变化是突变的,驾驶员往往来不及提前变道,从而引发临时变道甚至是剐蹭事故。上海民办圣华紫竹双语学校学生李梦唐基于心理学理论“刺激驱动的注意捕获”,设计了多重视觉刺激的动态渐变虚线,强化视觉变化效果,增强捕获驾驶员注意,同时提供定性或定量距离信息,警示驾驶员虚线即将向实线转变,从而有效降低重要路口的事故发生率。昨天举行的第七届上海市“未来科技之 ...
-

胡锡进:不管跟毕业有没有关系,大学生还是应该把英语学好
英语还是要学好的,这是老胡对广大高校学子们的诚挚建议。英语在一些学校占的学时过多,考试的权重也过大,有必要适当降低。西安交大不再将......
-

清华教授王文湛: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
近日,清华教授王文湛在一次讲座中发表了一个引发热议的观点:凭什么拿我们纳税人的钱去供养留学生!他认为,中国大学已经成了外国学生的天......
-

丁奎岭: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
国际合作交流既要有“链接”也要有“功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 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上海交通大学(以......
-

张平文:一流高校的第一使命,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
7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主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办。共有来自世界3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