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 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科技 > 列表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4月下旬在福州举行 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有关情况。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4月27日—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峰会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承办。本届峰会设置了“1+3+N”的系列活动,“1”就是论坛活动,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分论坛 ...

2023年04月04日
法新社:美国宇航局敲定2024年绕月飞行乘组四人名单 三名美国人一名加拿大人

法新社:美国宇航局敲定2024年绕月飞行乘组四人名单 三名美国人一名加拿大人

中国小康网04月3日讯 老马 美国宇航局将于周一公布明年将绕月飞行的宇航员名单——三名美国人和一名加拿大人,这是半年来人类首次重返月球表面的世纪序幕。载人太空舱在海面溅落法新社报道,该任务名为 Artemis II,计划于 2024 年 11 月进行,四名机组人员将绕月飞行,但不会登陆月球。作为阿耳emi弥斯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的目标是在 2025 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距历史性的阿波罗任务于 ...

2023年04月03日

“女娲星座”首发卫星成功发射 航天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多基线干涉雷达星座“女娲星座”首发“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4颗雷达遥感卫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的方式,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这种绕飞的雷达卫星,全球已经有过这样的先例,但是基本上都是双星绕飞,像此次四星绕飞的模式还是全球首次。”“女娲星座”工程总指挥孙承志向记者介绍,从2015年开始,全球商业遥感快速发展,“女娲星座”将 ...

2023年04月03日
科技赋能智能建造 驱动传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赋能智能建造 驱动传统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建造如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是当下行业的一大课题。有专家表示,智能建造有助于在数字驱动下实现从工程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建造与服务新模式,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去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 ...

2023年04月03日

年产50万吨新能源车关键“芯”材料

钢股份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产线建成投产年产50万吨新能源车关键“芯”材料文汇报讯(记者张懿)全球第一个完全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等级无取向硅钢专业产线日前在宝钢股份建成投产,每年产能达到50万吨。该项目的投产,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也标志着国内高端、绿色无取向硅钢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硅钢代表着钢铁制造的最高水平,被 ...

2023年03月31日

在互联网技术上中国逐步拥有话语权 互联网正向下一代演进

央视网消息:3月30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开幕式。在3月30日年会的“下一代互联网”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就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发展未来互联网技术进行了热烈讨论。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互联网正向下一代演进。与会嘉宾表示,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几个基本趋势,首先,就是AI驱动。过去互联网更多地是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内容的连接,但这些都是由人驱动的。未来,这些连接都将由A ...

2023年03月31日
俄新社:俄罗斯首个虚拟现实VR飞机火箭发动机研发平台诞生

俄新社:俄罗斯首个虚拟现实VR飞机火箭发动机研发平台诞生

中国小康网03月31日讯 老马 据大学新闻处报道,萨马拉大学的科学家们创建了俄罗斯第一个在虚拟现实中研究引擎的教育平台。将VR技术用于飞机火箭发动机研发俄罗斯新闻社报道,报告称:“科罗廖夫萨马拉大学工程中心的专家开发了俄罗斯第一个用于研究飞机和火箭发动机结构的虚拟教育平台。”...

2023年03月31日
塔斯社:月球探测竞赛重新点燃 月球独有元素足够地球使用几千年能源

塔斯社:月球探测竞赛重新点燃 月球独有元素足够地球使用几千年能源

中国小康网03月31日讯 老马 对月球的兴趣的复兴不是来自美国或欧洲,而是来自亚洲。当时日本在1990年发射飞天探测器来研究地球的天然卫星,后来,NASA (美国航天局)和 ESA (欧洲航天局)将车辆送入月球轨道。2000年代,中国和印度也将目光投向了月球。这标志着非官方的第二次月球竞赛的开始。俄罗斯登月舱设计图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新的月球开发目标有:提取地球上几乎完全不存在的稀有氦 3 同位素。 ...

2023年03月31日

“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雷达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3月30日18时50分56秒,“女娲星座”首发4颗雷达遥感卫星“中原一号”“鹤壁一号、二号、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的方式,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目前卫星已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了解,“女娲星座”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多星多基线分布式干涉雷达星座。此次发射的4颗卫星由1颗主星+3颗辅星组成,为高分辨率X波段雷达卫星,创新采用了“车轮编队”构型,具备全球 ...

2023年03月31日

谋划高质量科技战略咨询

【自立自强·大家谈】作者:万劲波(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强化科技战略咨询。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国家科技治理体系进行改革: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审议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统筹解决科技领域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研究确定 ...

2023年03月30日
让科技成果更好赋能生活

让科技成果更好赋能生活

袁玉宇近照。 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摄 袁玉宇团队的研发人员正在观察实验数据。受访者供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留美海归、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倍感振奋,他表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民族复兴梦与个人的事业梦必将共圆。创业十几年来,袁玉宇带领团队逐渐改变了高端植入医疗器 ...

2023年03月24日

减负赋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

原标题:【光明论坛】减负赋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生力军,也是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重要人 ...

2023年03月24日
农稳社稷 粮安天下(科技强国·名家笔谈)

农稳社稷 粮安天下(科技强国·名家笔谈)

原标题:农稳社稷 粮安天下(科技强国·名家笔谈)郭天财肖像画。张武昌绘郭天财在田间察看小麦长势。河南农业大学供图郭天财(右一)与基层农技人员在田间察看小麦苗情。河南农业大学供图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王屋山脚下——河南省济源市,“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在我的童年时代,由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父老乡亲们经常吃不饱饭饿肚子,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作为农村娃,我亲身体验过饥饿的滋味,立志长大 ...

2023年03月24日

松山湖科学城助青年科技才俊圆梦

原标题:松山湖科学城助青年科技才俊圆梦王欣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的负责人,也是一名“80后”博士。来到实验室一年多,他已带领团队在多个研究领域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团队利用化学“焊接”的概念,完美解决了不相容的固体电解质 电极界面问题。随着一大批科学大装置、大平台落地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以下简称松山湖)以更大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吸引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松山湖筑梦、圆梦 ...

2023年03月24日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作者:薛新龙 刘哲希(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各类研究生在知识创新和技术研发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自主培养和造就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超过 ...

2023年03月21日
北京市海淀区力推区域科技教育资源融合创新——未来,在这里孕育

北京市海淀区力推区域科技教育资源融合创新——未来,在这里孕育

教育是北京市海淀区的金名片。高校与科研院所林立是海淀区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优势。将大中小协同开展科学教育作为海淀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求解融合顶级资源推进人才高质量培养的方程式,成为摆在改革者面前的迫切课题。...

2023年02月27日



全面汇总教育各类信息的综合门户服务平台

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

手机端版 | 自适应版

Copyright ©2025 www.e-chin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32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