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双创”教育为重要着力点,实践资源、科教、产教、校地“四个融合”路径,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崭新路线。一、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导性”作用全校上下围绕落实立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双创”教育为重要着力点,实践资源、科教、产教、校地“四个融合”路径,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新体系,走出了一条崭新路线。

一、统一思想,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主导性”作用

全校上下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与全面发展为核心任务,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教科研单元组织(教研室),作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性”作用,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双创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深化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竞赛融入日常教学,围绕学科竞赛制定课堂教学提纲,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将竞赛引入课程考核,逐步形成了“竞赛入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激发了师生参与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的活力、能力、动力、创造力。2022年学校培育指导创新创业竞赛项目6500余个,获批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立项66项,国家级立项6项,同比翻倍;培育出“冬蝉创绘”“沥丸大师”等精品创新项目50余个,获科创大赛金奖1项,实现重大突破;获其他“双创”国家级奖项31项、省级奖项51项。

二、资源融合,着力发挥双创导师的“指导性”作用

学校借助校企一体化优势,整合优质教师与企业导师资源,组建了三支“导师团”。一是校企协同建立了73人的创新创业导师团,建设常态化的项目指导机制,发挥导师“双创”赛事指导的引路人作用;二是每个班级、每个社团分别配备1名专业导师,建立了270余人的学生班级和社团导师团,配套出台《烟台南山学院学生班级导师和社团导师制实施管理办法》,引导与激发出“双创”教育活力;三是科研助力,建立科研导师团,遴选科研成果突出的前20%教师参与双创项目指导,培育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实现教师科研成果与大赛项目对接和转化。三支“导师团”的建设形成了良好的“指导性”作用,在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极大鼓舞了学生士气,学生班级创新创业竞赛参与率达到100%。

三、科教融合,努力发挥学生群体的“能动性”作用

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导向,加强科研与教学两方面在双创教育方面的融合。一方面积极推动教师把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把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推动科创融合,在学校主导应用型科研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鼓励学生开展产品研发制作、专利申请、创新项目产品化等,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了平台,为高水平创新竞赛项目发掘、申报、打磨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学生依托竞赛获奖项目开展机器人产品制作、创意伴手礼制作等,两年来学生取得专利70余项。

四、产教融合,积极发挥校企合作的“协同性”作用

依托“校企一体、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围绕南山控股集团旗下地产、铝业、健康、旅游、服装、葡萄酒等共建“智能电力技术”“旅游管理”“护理”等28个“三元制”特色培养班,将实践教学搬到企业现场,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持续开展“企业骨干进课堂,青年教师下车间”等“双师”队伍建设活动,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现实场景搬到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去,从现实问题中选题,从解决问题中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另外,校企联合举办创新创业与技能大赛,锻炼学生,培育作品。联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赛事(山东省赛区)并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7项,学校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合作组织学生参加2022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酒店管理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2个。

五、校地融合,尽力发挥创业团队的“创新性”作用

学校以南山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为核心点,依托学校师资资源优势、学科专业优势和开放办学优势,积极推动政企、校地资源整合,构建“1+N+X”工作思路:以烟台南山学院为核心点,积极优化“N”个合作企业,遴选“X”个乡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培训、产业孵化、创新创业三大基地建设,采用“校地共建、协同发展”模式,以“创业培训+知识帮扶+协同发展”为建设路径,着力把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高素质创业大学生培养为乡村建设的“新农民”,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目前,我校微景空间手创工作室、“锦绡阁”鲁绣文创工作室2个大学生创业团队组建的“新农民”已入驻乡村,帮扶西河阳村和冶基村两个乡村开展文化建设、品牌宣传、农产品销售等业务。此外,两年来承担“金蓝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带头人”“创业人员提升”等培训项目十余项,累计培训13491人。

供稿单位:烟台南山学院双创学院

撰稿人:张兆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