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引领作用,树立“大抓教学、狠抓质量”的鲜明导向,湖南已将122个县市区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范畴,据教育部监测中心反馈,县级层面双峰县、沅江市、雨花区、湘乡市和新田县表现相对突出,在前期实地调研核实的基础上,现将有关经验予以推介(双峰县另行推介),供学习借鉴。...

湖南各地着力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编者按:为发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引领作用,树立“大抓教学、狠抓质量的鲜明导向湖南已将122个县市区全面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范畴,据教育部监测中心反馈,县级层面双峰县、沅江市、雨花区、湘乡市和新田县表现相对突出,在前期实地调研核实的基础上,现将有关经验予以推介(双峰另行推介),供学习借鉴


沅江:打好质量组合拳 奏响教育新强音

沅江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提出一流的氛围、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质量教育工作目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全面奏响了教育新强音。

抓市级统筹,综合改革要质量。压实各方教育责任,出台《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市级领导领办、部门认办、乡镇党委政府响应办、社会办的教育大帮扶机制,将部门乡镇教育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市级领导、各级各部门述职必述教育,形成责任共同担当,任务层层分解,压力级级传导的统筹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成立教育改革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十不得一严禁要求,全面清理制度文件,废止2个、修改16个、完善14项。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中招生以学业等第入围,以综合素质排队,按排序先后录取。建立涉教入校检查考核评比申报审批制,设立减轻教师负担负面清单,让教师舒心从教、轻装上阵。挖掘总结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其中《以星级教师评价,激励教师潜心育人》入选省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三高三新闯出专门教育新路子》办学经验在全省推广。

三方联动,校内校外保质量。在全市选定4镇(街道)、4个村(社区)作为市级家校共育样本点,实行一线工作法,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学校开展督导,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百堂公益讲座进社区活动,参加培训家长累计达1.8人次;开展周末亲子研学行动,累计1.5人次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万名教师进万家活动,线下指派心理指导员开展跟踪服务,线上免费开通专家热线服务。3年来,共对2200多名留守儿童及监护人开展一对一、一帮一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知识辅导和慰问活动,确保家校共育工作中走在先、做在前。2022年,沅江市教育局关工委获得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双减工作,长管长严强质量。扎实做好四个面向一是面向课堂做加法,入职教师公开课、骨干教师研讨课、名师示范课校校开通,人人参与,让同课异构多元化,教师互动常态化。玉潭学校、芙蓉学校课堂比武获益阳市一等奖职业中专教师专业课比武获省级二等奖,中学生风采技能大赛获省级一等奖。二是面向课外做减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以经典诵读为阵地,积极开展读书专题活动、读书演讲比赛、亲子共读活动和书香校园评比,其中放下手机、爱上阅读活动连续五年获益阳市第一名,全市15所学校被评为优胜组织单位三是面向家庭做乘法,通过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线上学习日,向家长宣讲双减、新高考、职业教育新政策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政策知识,定时送家庭教育指导建议。四是面向社会做除法,全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建立黑白名单公示制度,去年以来,全市共取缔12个、整改35个校外培训机构;发布检查通报2期,约谈4个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沅江推行四化四心课后服务,助力双减落实落地》经验在全省推广。

抓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质量。方面,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沅江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手册,做到人手一份,夯实常规、严在经常。另一方面,突出课堂教学改革,集中力量搞好三备两研,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思维权、动手权、表达权、总结权还给学生;同时激发教师、学生的激情,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精准把控、精细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全市5教师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学生各类竞赛竞技奖累计达360人次。基础教育精品课大赛作品部级优课数量多年来稳居益阳市第一

抓校本研训,服务教学质量。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坚持小切口服务大课堂,教研员推门听课,行政带头研训,发挥课题课例示范作用,助力中心教学。2022年,沅江市优秀论文教育成果获奖项目均居益阳首位美育案例获国家级一等奖,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获湖南省优秀组织奖,关心下一代工作《构建社区教育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聚焦核心 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雨花范式

近年来,雨花区把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一把手工程,聚焦打造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目标,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好成效。该区先后获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全国在线教育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国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等荣誉,并多次在国家、省、市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聚焦评价改革,把稳教育高质量发展风向标一是综合评价引导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得到省委组织部好评。完善细化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开展教学常规视导和量化标准督查,全面规范和考核学校办学行为;同时按照从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原则,更加关注增加值净效应,客观、精准、综合评价学校办学水平。二是多维评价引导个性发展。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基于知识运用与能力发展的多维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式,落实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支持学生差异发展。该区连续21年开展中小学生学科活动节,举办研讲辩、爱阅读善表达、班级演奏演唱等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结果运用引导科学发展。针对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实行三级结果反馈整改机制,第一时间召开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题会议,反馈问题,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协调落实整改;召开教育局质量监测反馈会议,邀请专家解读监测报告,并深入调研,督促整改;学校自诊自查,分析原因,精准施策,全面落实整改。通过连续5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和运用,全区学生学业成绩更优,校际差异更小。其中数学学科201520182021三次参测,四年级平均分2021年较2018年提高4分、较2015年提高3分,八年级平均分2021年较2018年提高19分、较2015年提高35分;2021年四年级在全国所处等级为8星,八年级为10星(最高级),均较2018年提高1个星级,学科学业水平明显提升。

聚焦提质减负,守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一是做好全选题,挥好五育”“指挥棒深化德育工作改革,思政工作入选全省思政工作优秀案例。以雨花新三好(健好身、读好书、写好字)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严格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大力实施校园四师行动计划(每校1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运动管理师、1名校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创新开展劳动教育,入选湖南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目前全区特色学校比例达70.2%,特色项目覆盖率100%,艺术中考平均合格率、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合格率、中考一次性合格率稳居全市前列。二是做好加法题,牵住课堂牛鼻子聚焦生命化课堂改革,组建项目点校联盟、问题化学习实验联盟、四自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联盟等课改研究共同体,建立学科基地校,多措并举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其中《走向深度学习的431课堂教学区域改革实践探索》获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研制生命化课堂四有标准,即有限时、有质疑、有协同、有展评,《四有标准助推教学评一体化》入选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三是做好减负题,打好双减”“持久战实施教师作业试做机制,建立学校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处四级管理的作业分层布置制度;利用无书面作业日强化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创意作业设计比赛,推广基础性+弹性分层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引导培训机构有序退出市场或转型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从180家压减至23家;创新开展三百工程,全方位督促培训机构规范运行,相关经验在全省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上推介。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实现公办中小学校100%开展,有需求的学生100%参加,有午餐需求的学生100%落实,受访家长学生100%满意。该区作为全省唯一区县入选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单位

聚焦高效优质,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压舱石坚持纵深协同推进。通过学区划分、招生引导、集团化办学等,不断完善幼小衔接长效机制、小初一贯制培养机制,推动形成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课程衔接体系。大力实施集团化办学战略,成立12个教育集团,中小学校全部纳入集团化或学区管理,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坚持队伍提质强基。推进全国师德养成教育示范区建设,首创集研训、监管、评价为一体的师德养成E平台,助推师德全员培训。实施校长(书记)表率、名师孵化、骨干引领、新进教师培养、合同制教师培训、德育队伍培训六大工程,教师素养提升六个一(读一本教育名著、练习一册名家字帖、推出一堂优质示范课、撰写一篇教育叙事、讲好一个身边榜样、提升一项运动技能)行动,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全区现有正高级教师8人、特级教师13人、省级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3人,每年交流轮岗行政、教师300余人次,促进了师资均衡配置。二是坚持数字赋能增效。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一空间、两中心、三应用为主体的雨花智慧教育建设模式,建设市区级未来学校、智慧校园、智能社会治理样板校45所,认定学科+人工智能双师型教师115名,实现全区中小学校网站托管维护100%、中小学质量检测阅卷网络化100%,区内学校网络出口带宽2.5G,千兆到校、百兆到桌面100%覆盖,并作为全省唯一区县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教育特色实验基地通过线上同步观课、线下教学视导等方式,形成云课堂”“云教研”“云导航线上视导三步骤推动教学工作优化。开展人工智能助力循证教学”“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等主题教研活动,组织线上教学与管理学术研讨,以教育数字化转型支撑区域基础教育提质增效,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湘乡:运用国测结果 促进质量提升

湘乡市坚持把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指标,千方百计推进监测结果应用,有力促进全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在2022年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一跃成为全省表现相对突出的县市之一。

提高认识,打好国测翻身战湘乡市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以及市人大政协负责人多次专题调研教育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编制了《湘乡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湘乡市教育强市工作方案(2021-2025)》《湘乡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72030年)》《湘乡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相关文件,构建全市教育工作上下联动新格局。针对2020年、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映出来的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督查调度。市教育局明确提出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严格奖惩、对标对表、确保实效二十四字工作方针,着力构建班子成员包片负责机制,压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由局长带队逐校督查,形成了全员抓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组织局机关干部、教研部教研员,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视导,开展覆盖所有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检查,并下发检查通报,有力促进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质量提升。

专注五育,打好质量攻坚战。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德育为先。各中小学校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作为必修课开足开齐。广泛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红色教育,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二是坚持智育为要。结合双减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开展青蓝工程、集体教研、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坚持体育为基。深化与武汉体育学院的校地合作,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体育器材用品保障。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坚持每年举办校园足球赛、田径运动会,锻炼学生体质,提升竞技水平。四是坚持美育为魂。坚持二十年举行中小学艺术百佳评选活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实施非遗进校园工程,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2项艺术技能。五是坚持劳育为纽。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开展各项劳动体验和劳动志愿服务活动。部分学校在校内外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引导师生一起种植作物。此外,注重特殊群体学习教育,对全市139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全面保障了残疾儿童入学权利。

聚焦提质,打好保障主动战一方面,强化硬件保障出台《湘乡市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严格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补短板、强弱项的原则为义务教育学校配置资源,确保未达标学校优先配置。2022年,全面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市205所中小学校实现1000M光纤入校,教育信息化加速推进,交互式触摸一体机有效融于学校教育教学。完成11所学校食堂煤改电项目。目前全市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不断提高2022年,整合资金1800余万元,重点建设湖山中学等3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桥学校等6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新增公办学位8548个,有效解决就近入学问题。同时,给每所样本学校拨付质量监测工作经费2万元,确保学校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强化师资保障。通过培训、教研、竞赛、表彰、奖励等措施,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工作积极性。采用教师城乡交流和区域内走教的办法解决农村相关科目教师短缺的问题,保障所有科目正常开设和正常教学。将免费师范生优先充实农村学校,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奖励力度,2022年表彰湘乡教育特殊贡献奖17人、名校长10人、名班主任20人、名教师20人、红烛教师10人、四有好老师10人,发放奖金90余万元。



新田县:五优五化助推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新田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出五优五化的工作路径,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获评首批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全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第三批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实验区。2020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试点,新田经验全省、全国推介。

择优布局,标准化推进校园建设。实施新一轮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农村开展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试点,按照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群众合并意愿较强的教学点,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做到能合并尽量合并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即使办学规模小点,也尽量保留,通过调整优化,全县104个农村教学点优化整合为16个教学点。高标准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一校一策提质建设农村学校,农村小规模学校从小而弱”“小而差小而优”“小而美转变。实施校园安居工程,建成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20所、教师公租房930套、农村学校标准化食堂和热水供应系统35个,改扩建学生宿舍、澡堂、卫生间8.5万平方米。在城区,想方设法挤出资金,高要求推动学位扩建,破解城区学位不足的难题。2018年以来,投入5.5亿元,新(扩)建芙蓉学校、思源实验学校等学校15所,新增城区学位2.9万余个。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配优力量,精细化建强师资队伍。聚焦优化队伍,大力推进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建设,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控、内部挖潜的原则,在核定教师编制总量内,由教育部门因地制宜分配学校人员编制,有效盘活教师资源。2018年以来,全县按照有编必补原则,补充教师1744同时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剂编制250个,引进符合教师资质的县编制内人员到学校任教,常态化开展辖区内走教,做到人尽其用。聚焦教师成长,在永州市率先实行教师绩效工资由县财政负担、农村教师工作补贴制度和评选重奖名校、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制度,成立24个名师工作室、12个智慧教育创研工作室,打造优秀教师的孵化器、专家型教师的助推器。聚焦规范从教行为,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持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巩固年、提升年活动,构建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生态。

调优资源,一体化推进城乡均衡。在永州市率先实施中小学校教育联盟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全县54所学校按照小学、初中、一贯制分为五个教育联盟,联盟内实行管理互通、资源共享、教师互派、研训同步、质量同进。以教育联盟为主体,自主创立导学教练高效课堂模式,实施三年一轮的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务主任顶层赛课模式和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全民赛课模式,每期联盟内农村学校校长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一周,每学年开展教育联盟绩效考评,推动向常规要质量、以管理促发展。在五个教育联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帮扶制度,12所县城中小学校与12所农村薄弱学校、8所城区小学与16教学点结成帮扶对子,定期采取走教、送教、网络教学等方式开展系列帮扶活动,推进城乡学校互学管理共进步。

创优平台,数字化助力资源共享。构建新型网络校联体,搭建云堂课,破解乡村教育资源短缺和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版权的新田教育云平台,全县含教学点在内的1233个班级实现多媒体设备全覆盖,教育专网实现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建设新田网络大课堂·追光课堂思政德育网课,促进教育数字化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建好新田智慧教育云OA办公系统,支持所有学校云端办公,提供高效便捷的公文收发、通讯查询、群组信息、事务审批等功能,教育管理实现局校一体。创新应用工作圈,让全县教师参与、沟通、记录新田教育,使其成为学校晒活动、晒特色、晒亮点的新田教育内刊。依托网络联校和网络教研联盟同步共建的云研训,让城乡教师在云端共研互助提升。用好云家校,将家、校、社线上德育评价、新时代劳动教育、网络家长学校等融合应用,促进云端协同共育共发展。

做优评价,系统化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深化学校评价。根据发展基础和办学条件,对学校实行分类考核,突出一校一品牌,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办成了一批特色学校。其中门楼下学校开展瑶族文化进校园主题教研,铺开了一条瑶汉学生共奔前程的教育路,获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瑶族伞舞、毽球、香龙舞等节目在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均获奖职业中专采取与地方企业进行订单培养的合作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服务园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路子。另一方面,深化学生评价。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创新家、校、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把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评价、增值评价有机融合,以评价导向引领育人导向,形成了五育并举、五育共生的育人格局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长创建活动覆盖所有学校、班级、学生,学校社团活动获国家级媒体推介,其做法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2022年暑期我是接班人劳动网络大课堂推介。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