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观察)四中全会“指路” 中国提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日全文发布。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再次强调中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等五个方面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指明路径。资料图:货运码头。中新社...
(经济观察)四中全会“指路” 中国提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日全文发布。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这一决定再次强调中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等五个方面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指明路径。
协同攻关,这无疑将为创新注入强劲的动力。</p><p> 如果说创新是发动机,那么发动机的运转离不开燃料。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经济发展基础要素水平,就能为创新提供能量。如:品质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等的建设都是为了让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更有能量。</p><p> 其二是点和面的关系。增长“点”主要是指先发区域和产业,它们在发展中具有带动效应,能够带动大“面”的发展。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例如官方陆续部署的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区域,通过区域内治理效能的提高,实现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从而带动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p><p> 决定指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p><p> 其三是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关系。首先需要认识到,当前全球价值链越变越长,各国经济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每个国家都需要融入这一趋势才能真正获得发展机遇,人为建“墙”只能增加阻力。</p><p> 对中国来说,需要练好“内功”,在体制改革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大开放水平。决定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p><p>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则认为,现阶段,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深化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环境。这一体制环境的完善需要聚焦重大关键问题,包括要切实加强产权保护和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预期与信心;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下大力气防止和解决政府职能错位问题等。(完)</p><p><br/></p> <p style=)
原标题:四中全会“指路” 中国提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camelboy#163.com联系,会在24小时内删除。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