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24日至28日,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时代青年赓续红色传承,阜高营行践诺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阜高营村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团师生共16人,围绕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青年使命、农耕体验等主题,在阜高营村深入基层、亲身实践,感受“红色根据地、状元摇篮村”的风采,让青春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追寻“红色足迹” 倾听峥嵘岁月  阜高营...

  8月24日至28日,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时代青年赓续红色传承,阜高营行践诺乡村振兴”为主题,前往北京市延庆区大榆树镇阜高营村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团师生共16人,围绕红色教育、乡村振兴、青年使命、农耕体验等主题,在阜高营村深入基层、亲身实践,感受“红色根据地、状元摇篮村”的风采,让青春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追寻“红色足迹” 倾听峥嵘岁月

北京工商大学:红色血脉育后人 振兴乡村砺青春

  阜高营村地处延庆城区偏东南方向,该村及周边几个村落在抗战时期为八路军平北抗日根据地之一。八路军第10团、解放军独立第2师和延庆区委先后在阜高营根据地开展革命工作,当地也传颂着革命烈士董玉亭和特等功臣张广玉的相关事迹。在市教委派驻该村第一书记范新栋的引领下,实践团先后参观了延庆区委工作遗址、村中存留的地洞、防空洞和过去革命党员们住过的老房子。这期间,村民陈造凤奶奶热情接待了实践团的同学,她不但拿出自己种植的瓜果,还唱起了当地独有的红歌,讲述了当年妇女儿童掩护八路军的英勇故事。伴随着陈奶奶的歌声,实践团成员们仿佛回到了烽火硝烟的岁月,看到了战争时期人民支援党和军队抗击敌寇的平凡而伟大的身影。

  在董玉亭等几名烈士曾工作过的地洞前,同学们神情肃穆,深切感受到当时抗战条件的艰苦,感受到当时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实践团成员鲁克涵表示,我们的红色江山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打下来的,我们这一代接班人有义务有责任继续把国家守护好、建设好。

北京工商大学:红色血脉育后人 振兴乡村砺青春

  为缅怀先烈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团走入原村委书记张宝珠家。85岁高龄张宝珠是一位有着55年的党龄、30年的乡村工作经历的老党员。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奉献给国家。张宝珠告诉同学们,他经常会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带孩子去博物馆、展览馆参观、了解祖国的历史。当年他还和老伴一起动员鼓励儿子参军报国,献身国防。

  这期间,张宝珠还与同学们在书法方面进行了交流。他根据实践团成员几天以来的调研,写下了“忠勇笃行 勤耕乐学”八个大字,这是他对阜高营村风民风的总结,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期许。

  调研乡村振兴 探寻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发展,既要靠党的领导,也要靠人才驱动。阜高营村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村里一百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有大学生,甚至有的家庭还培养出了两三位大学生。多年来,村党支部为鼓励村民重视教育,在村口为历年来考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设立了“大学生人才榜”;此外,还为子女考上大学的家庭颁发了“大学生之家”光荣牌,使村民争取荣誉、珍惜荣誉的荣誉感深入人心。经过走访调研,实践团的同学们表示,正是因为阜高营村村民始终具有忠诚可靠、淳朴正直的良好本质,才能够使村庄能够始终保守住红色土壤不变质,才有了让村民骄傲的“红色根据地,状元摇篮村”这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北京工商大学:红色血脉育后人 振兴乡村砺青春

  乡村振兴需要落实好政策,拓宽产业“新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了解到,阜高营村凭借“状元村”这张文化名片,结合当地种植黄芩茶的实际,打造出了“状元”黄芩茶产业,并依托当地牡丹种植基地发展出鲜花饼产业,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实践团成员通过所看所思所行,为当地状元茶、鲜花饼产业提供了不同的建议与发展思路。村干部表示,之后将会把同学们的建议落实到实践当中,努力形成品牌,走出一条具有阜高营特色的农特产品生产销售道路,拉动村里经济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红色血脉育后人 振兴乡村砺青春

  在实践团与阜高营村村委们举办的座谈会上,与会学生纷纷表示,会将阜高营村的红色精神和良好的村风、民风带回到日常生活当中,以“向下扎根,知足常乐”的心态,脚踏实地做事情,埋头奋进长才干,积极面对未来人生当中遇到的坎坷;领队王楠老师表示,实践团用脚步丈量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把论文写在了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通过这次洗礼,身为老师将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斗志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为党和国家培养好新一代的接班人;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徐伟钦对同学们在实践中能够做到“有发现、有收获、做贡献”的要求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师生们要以此为契机,立志成长、志存高远,传承革命精神,继续红色衣钵,做好革命的接班人。(北京工商大学 供稿)

[ 责编:丛芳瑶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