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布谷观察室编辑|金雀儿布谷老师:在2019年的末尾,驻足回首一年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教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字眼。年初,教育部通知,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今年10月,南京一家长因投诉减负政策上热搜;不久前,广西玉林一家长群内掀起骂战,引发社会关注……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到焦虑、迷茫,也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安心、成长。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19年的教育新政...

文 | 布谷观察室 编辑 | 金雀儿

布谷老师:

在2019年的末尾,驻足回首一年来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教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字眼。

年初,教育部通知,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

今年10月,南京一家长因投诉减负政策上热搜;

不久前,广西玉林一家长群内掀起骂战,引发社会关注……

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到焦虑、迷茫,也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安心、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19年的教育新政策和热点,帮助爸妈们透过热点,直达教育本质。

热词1: 原生家庭

大事件

今年3月1日,一部姚晨主演的《都挺好》,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这部电视剧的女主角苏明玉是家里最小的妹妹,但却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原生家庭的关爱”。

母亲偏心强势,父亲懦弱自私,苏明玉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无独有偶。

今年12月,失联20年的北大博士后王永强被找到,听到母亲病危的消息,他只答复了七个字:清官难断家务事。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可原生家庭的伤口,哪有那么容易愈合?

启示

近年来,有关“原生家庭”的讨论一直很多。很多人有了孩子才发现,自己的生活状态、性格和重大抉择,无一不是与自己的家庭和童年息息相关。

父母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却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正因如此,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过的父母,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也可以选择放下。就算放不下,至少也不要再让孩子沦为原生家庭的牺牲了。

热词2: 竞赛“白名单”

大事件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

《通知》确定了29项合规的竞赛活动,以后每年动态调整一次。

消息一出,就在中小学竞赛圈和培训圈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启示

原本,竞赛活动对培养中小学的个性特长确有帮助。

但如今,由于缺乏严格的管理,一些组织借竞赛的名义推销课程、教辅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课外负担。

甚至还有一些学校的招生和校外培训暗中关联,逼迫家长和孩子参与其中。

而今,新政策的出现,正是让各类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活动回归本位,让校园安静,让家长安心。

热词3: “部编本”

大事件

全国各地的中高考一次次证明了语文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的语文。

【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要求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

到了2019年,教育部正式通知: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同一部编版教材。大量增加古诗文、文言文和课外阅读等。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启示

为什么近年来语文这一学科越来越重要?除了语文是工具,是母语,是其他各科的基础,也与如今对阅读的要求不断提高有关。

未来,阅读将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

如果孩子还是找借口说没时间读书,或者误以为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就会失去竞争力,在中高考的考场上不战而败。

热词4: 家长群,江湖地

大事件

前段时间,广西玉林某小学一家长群爆发了一场骂战。

起因是一些家长在群里闲聊,家长群内一女家长看到后直接发言怒怼:“喝死你们!”

随后,她开始对其他劝架的家长进行无差别辱骂。

从完整的微信截图可以看出,这场骂战持续了整整4个小时。

启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家长群也不例外:

跟风刷屏、炫耀、出言不逊、闲聊……都有可能在家长群内轮番上演。建立家长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沟通,部分家长大可不必把这里当作自我展示的舞台。

所以,没有特殊情况的话,多做事,少说话就对了!

热词5: 教育惩戒权

大事件

2019年,两会期间,教师应具有教育惩戒权的话题备受关注,让我们不得不对教师惩戒的尺度引发深思。

“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让人们追问:既然教育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惩戒功能,又是什么让现在的教师谈“惩”色变?

为了明晰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行使,保障教师有效地行使惩戒权,这一年,教育部表示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启示

家长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只有适当的管教和惩罚,才能让孩子未来的路越走越顺,因此,只有家长理解、信任老师和学校,才能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热词6: 校园霸凌

大事件

2019年10月25日,《少年的你》揭开校园霸凌的真相,一上映就爆了。

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在回家的路上被同学堵住拳打脚踢,上体育课被集体孤立,下楼梯被推下台阶,剪光头发,还被迫拍了裸照。

这些粗暴可怕的校园欺凌,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观众的眼前。

有人怀疑,真实的校园里哪有那么多欺凌?

可现实,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启示

治理校园暴力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多方一同努力。特别是家长,在有意识地教育孩子不要欺负同学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告诉孩子:无论如何,父母都会支持你。

热词7: 南京减负

大事件

“减负”一词,已经有些年头了,家长听了也没什么感觉。

直到减负政策真正在南京实施的那一刻,南京家长炸了,一家长甚至还投诉了教育局。

南京的减负政策就是:

不许考试、不排名、不公布分数、不许按照成绩分班;

突击学校、翻学生书包、检查课外辅导资料。

当月,《浙江省中小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又公布了33条减负方案,其中一条就是:

“小学生到晚上9点、初中生到晚上10点还未能完成家庭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作业”

这一方案再次引发了家长的质疑。

“减负”真的就等同于“制造学渣”吗?

启示

政府出台减负政策,焦虑不已的家长就把更多的钱和精力投入到校外的补习机构。

其实,减负不是目的,只有家长先减压,孩子才能真正减负。

热词8: 培训机构跑路

大事件

如果家有小中高年级的孩子,那么,家庭的一项重大支出就是培训机构了。

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补习班,家长宁愿自己多吃点苦。

但比吃糠咽菜让孩子上培训班更苦的是:交了好几万,还没来得及上课,培训班就跑路了!

今年,多家培训机构被曝卷款跑路,一时间,家长和学员叫苦不迭。

启示

教育类消费本身就是一种投资,投资就会有风险。为了避免遭受重大损失,父母一定要理性消费。一方面,不盲目选课;另一方面,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有折扣就一次性大额消费。

归根结底,只有父母拒绝自我施压、负重前行,才能理性面对五花八门的培训班。

热词9: 轻教育

大事件

今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

昂贵的教育成本,导致不均衡的我国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存在较大的城乡和地区差异。据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去年调查显示,农村地区校外支出占比为16.6%,而城镇地区校外支出占比达42.2%。

以合适的性价比,实现优质教育产品的普及化,就像严选、宜家、无印良品所成就的创举,它实现经过精良筛选后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令大众都消费得起,其实好的教育不应该那么贵。

今年,站在“轻教育”风口上的企业,如基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在线教育公司未来之音提出的轻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今日头条、喜马拉雅、十点课堂等知识服务平台的广泛应用。像未来之音这样的在线轻教育品牌,已经成为越来越被公众所接受的教育服务新范式。

轻教育以出色的性价比,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化,同时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让知识随时随地滋养孩子的心灵与生活。

启示

如果和应试教育脱离太多,再好的素质教育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与冒险。也就是说,轻教育之所以有广泛的人气,就因为它围绕普通家庭的常规教育基本面来服务,成就刚需。

最终提供广大中小学生急需的优质在线教育课程,让成千上万的家庭,免除出门上课的奔波劳累,就能完成孩子与家长两代人的充电与继续学习。

热词10: 智商税

大事件

蒙上眼罩,光靠翻书,就把一本书的内容全给翻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画面,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好笑。可一旦被安上高大上的“量子波动速读”后,很多家长就相信了。

事实上,这一类培训完全没有科学依据,也违反基本的教育常识。

启示

正如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所说,“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对人生和事业恐慌的年代,人们更容易过上好的生活,却更难保持冷静。”

在教育这场军备竞赛里,家长和孩子都被裹挟着向前跑,生怕自己落后。

但人生从来都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

那些试图寻找捷径的人,最后几乎都砸了。能跑到最后的人,往往是一步一脚印实实在在做事的那一个。

布谷老师说:

2019,再见;

2020,你好。

在这里,我们想给爸妈们送上一段今年年中,华中师范附中一位高三家长的演讲片段:

“好的家长,不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而是让她学会在复杂的环境里自我成长。

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要千锤百炼反复打磨。

好的孩子,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人生很长,不必慌张。你未长大,我要担当。”

孩子,你慢慢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