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夏师范学院善用地方红色资源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引题)

引领大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主题)

80多年前,一支过半数主力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红军队伍远离故土、艰难行军,翻越今天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后,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0多年后,公费师范生罗聪随宁小塾红色筑梦研学实践队在当地参加了8次研学活动。这位就读于宁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202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体会到,正如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所说,当年与自己同龄的、“没吃没穿”的年轻人,“当兵不是为了有个饭碗,而是为了胜利”。

“胜利的背后,是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团结和统一。”在罗聪看来,“新时代的00后也要像红军战士一样,以乐观向上的面貌紧跟国家发展步伐,谋划好自己的未来。”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宁夏师范学院持续深挖六盘山及周边地区红色资源。成立于2022年7月的宁小塾红色筑梦研学实践队,今年暑期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红色研学实践,重走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致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00后在六盘山中体悟红军长征的坚强意志

“我们究竟要往哪儿走啊?我们还要这样走多少天啊?”“转移到什么地方、经过什么路线、走多久”……这是89年前踏上长征路的年轻人有过的困惑。

在西吉县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园,罗聪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一组数据: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经湘江一役至当年12月1日渡江后,人数从最初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多人,后来逐步减少至两万余人、7000余人。

参加研学实践前,关于红军长征艰苦的经历,罗聪只了解一些概况。“前方的路凶险而未知,当年的这群00后、10后是靠什么走完长征的?”“假如我是他们,我也能做到吗?”在研学初期,她时常疑惑。

翻看埃德加·斯诺对红军长征的文字记录,她看到这样的描述:“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欣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原来,红军到达将台堡胜利会师前的近两年时间,这些心态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罗聪随实践队去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她了解到,年轻的红军战士即使昼夜不息地行军,也会在瞭望先头部队火把闪耀的灯光时,感受祖国山河的蜿蜒壮丽,享受精神上短暂的愉悦;在布满沼泽深坑的藏区山坡上,一不小心陷下去就会丢了命,他们互帮互助走了出来;在没有敌情的夜晚,他们不知疲倦地高歌、吹口琴、畅谈,彼此分享学习经历;在接连的阵地转移中,正确对待群众、为老百姓着想,得到各民族群众支持,与之建立了浓厚的情谊。

她用手机拍照记录展览区里红军战士穿过的草鞋、斑驳的枪支弹药壳,“这些实物不只是课本里的内容,还是红军战士们曾真实经历过的见证”。

“当下提到红军长征,我认为指的是一种在艰难环境中精神意志上的胜出。”罗聪说,自己感悟到的长征精神包含着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精诚团结、爱祖国爱人民,“年轻人面对困难,一旦足够强大的意志力被唤起,就有可能在思想决策、战略战术、实践行动中获得成功”。

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思想同频共振

与罗聪同期加入实践队的,还有就读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刘思玮。

今年暑期,刘思玮也跟着实践队去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她从一些长征主题书籍等信源中了解到,许多十几、二十几岁的红军战士投身革命之初,不识字甚至没有名字,一开始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革命。从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稿中、纪念馆讲解员口中得知,后来,那群年轻人誓死追随红军队伍完成长征突围,是觉得“跟着红军队伍走就有出路”“红军分田地给穷苦老百姓、还赶走了土匪”。

“他们那种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是值得我们00后毕生学习的。”刘思玮说,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了现在安逸的成长环境,我们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挑战,也要秉承吃苦奋斗的精神、保持奋进的姿态,“研学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的决心”。

跟随实践队,刘思玮还去了位于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的一座农家小院。1935年10月,毛主席带领中央红军经过这里,夜宿小院主人张春德家,并与当地清真寺阿訇马德海促膝夜谈,他讲解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对方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相谈甚欢。

这段“单家集夜话”佳话,刘思玮后来又翻阅学习了1942年出版的《红军长征记》,看到一段关于单家集群众迎接红军的描述:“夹道群众笑嘻嘻地提壶送水,迎面而来,向我们慰问说‘同志们,今日走哪里来,辛苦了,喝开水’‘你们是帮助穷汉谋利益的,喝点开水不要钱’。”

“红军长征一路走来,到底是如何赢得群众信任和倾力相助的?”刘思玮从单家集村民口口相传的往事中找到了答案:过去,单家集村民听到“过兵”动静,会以最快的速度关门闭户、躲藏起来;1935年8月14日,红二十五军第一次途经这里时,为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军中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靠着和善的语言、严明的纪律、文明的举止,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当年那些年轻人的万里长征能取得胜利,靠的不只是战斗,更有‘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的情谊支撑。”刘思玮说,生活在固原这座回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自己要像红军当年那样,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和少数民族同胞加强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

从伟大的长征精神中汲取实践力量、坚定职业理想

就读于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公费师范生魏文静,比罗聪和刘思玮早一年加入实践队。这两年,她有过数次的随队经历。

“时代变迁,但长征精神是永恒的。我们这一代00后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年代历史,最应该学的就是他们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魏文静说。

她从小在西海固地区长大,“在西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教育是青少年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最重要途径。”

魏文静的职业理想是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走上人民教师的岗位。在她看来,师范生是“未来之师”,毕业后要站上讲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在大学阶段,不仅要习得过硬的从教技能,“还要掌握思政育人的能力,将来才有可能更好地促使自己的学生在健康、高尚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音乐、舞蹈、体育、心理学知识。她说,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时常思考如何“见缝插针”合理规划好专业知识学习和校媒实践工作时间,“期待自己登上讲台时,有饱满的知识储备、有充沛的从教自信”。她很期待再次参加今年寒假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与小伙伴的协作中,做新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宁夏师范学院宁小塾红色筑梦研学实践队指导教师夏文彬介绍,学校打造的“66691”红色文化特色思政课育人模式,即6个特色教学专题、6条红色研学线路、6种创新育人方式、9个现场教学、1个仿真实践教学中心,正致力于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把丰富鲜活的红色资源转化成直抵人心的育人力量,努力引导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和奋进能量,“引导他们成长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师范人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

原标题:引领大学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