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抓住教师队伍这个关键,探索推动地方政府、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多方协同共建教师队伍,在全省布局建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黄石—湖北师范大学”等10个“教师教育共同体”,系统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共商发展规划,构建多方协同新格局。系统谋划、高位统筹,印发《湖北教师教育共同体工作指引》《湖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支持由地方政府统筹,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创建教师教育共同体,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高校专业优势和中小学平台优势,联合各类教育实践基地,针对性补强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环节。华中师范大学将湖北省教师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湖北省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等纳入基地建设体系,实现教师教育平台资源多点互联、共建共享。健全长效联动机制,确立地方政府和高校协同,教育、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密切配合,不断健全发展规划共商、资源信息共通、投入保障共担的长效机制,保障教师队伍建设职前与职后、培养与培训、研究与实践、交流与配置一体化。光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共同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建设方案、建设规程、管理办法等10项文件规范,不断完善校地、校际、校企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路径。

  共建资源平台,打造教师发展新体系。多方联合开展培养培训,支持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深度参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体系搭建,鼓励高校深度参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制定,并提供教师培训及学历学位教育支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组织296名中小学教师承担师范生光谷行知实验班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师范生素质结构与教育需求的适配度。湖北师范大学面向黄石市在职教师开设本科和教育硕士学历学位教育,2022年招收专升本103人、攻读教育硕士68人。建强实习实训基地,遴选一批中小学校、行业平台作为高校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统筹安排基地校承接师范生实习、见习、顶岗置换、观摩教学和教育硕士联合培养等任务。截至目前,共建成240余个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可容纳3000余名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搭建教育合作平台,开放教育教学设施和场地,共建优质教育教学案例库,实现教育研究、咨询与实践互联共享。黄冈—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共同体投资近3000万元搭建“智能+教育”智慧教学平台,建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智慧教学中心,实现区域内学校与基地教学实时远程互动。

  共抓人才培养,塑造教育管理新模式。优化培养管理办法,实行师范教育双导师制,贯通师范生见习研习实习和教育硕士驻校培养机制,畅通师范生实习与深造流程。湖北师范大学制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工作站管理办法,参与实习基地学校建设,明确名师驻校工作要求,有效保障师范生实习效果。建立共用共管机制,高校每年安排部分教师到中小学兼职挂职,明确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每5年至少有1年中小学教育服务经历,同时,每年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参与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论文指导工作,推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衔接。2022年,光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共同体在高校、中小学遴选互派50名教师,中小学教师承担师范生教学、实践指导1250课时,高校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授课920课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师范生、中小学教师使命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引导教师知行并重,夯实师德素养、提升育人本领。随州市启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遴选49名校长和113位名教师,开办名师讲堂、名师论坛,以名师引领涵养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共评教学质量,探索教育评价新方式。完善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监测体系、教师职业素养能力考核体系,推动教师考核评价和管理决策系统科学化。光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共同体基于教师管理大数据,绘制区校级教师群体画像,推行教师群体评价与一体化管理,构建各级教师队伍评价新模式。突出多元主体评价,组织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反馈,注重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力求全面反映教师教育整体情况。黄冈师范学院结合中小学实际需求,打通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反馈渠道,建立了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系统、教育实习过程化管理评价系统、师范生基本功培养过程性管理评价系统,全面记录师范生实习实践成长经历。促进评价结果运用,及时将评价结果数据化、系统化、学理化,把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教师教育质量、本科教学评估、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考评依据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湖北科技学院与咸宁市共建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定期邀请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共同考察师范生培养情况,持续开展师范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情况跟踪调查,改善师范生培养方案,促进教师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