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为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来抓,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2022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工作。同年9月,教育部、国资委联合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试点建设首批18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同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北京宣言》。经过一年的实践,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进展与成效如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专题调研组,针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进展、成效与问题开展调研,并剖析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汇聚校企合力,构建“四共”“四通”机制,打造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高地

  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旨在打破工程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以组织制度创新为根本,以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实质性联合培养为纽带,切实调动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构建了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的“四共”新机制,实现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四通”新局面。

  深化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认识。加快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方向指引。一年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院校特色和优势学科,协同行业领域龙头企业,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西北工业大学注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航空、航天、航海特色和军工国防科研优势,着力培养能够解决国防急需重大问题的卓越工程人才。重庆大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重庆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应用创新产业,着力培养服务“智能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开展卓越工程师能力标准研究,构建起包含家国责任感、实践创新力、战略领军力和协同整合力四个维度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能力标准。

  形成以项目为牵引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项目课题是校企协同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纽带,是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一年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着力推动校企双向对接、精准匹配,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同选题、联合攻关解题的工程人才培养机制。清华大学聚焦国家需求,以解决产业关键问题为牵引,面向专项试点企业征集科研攻关课题,围绕攻关课题开展人才选拔,探索建立了“强任务导向”招生选拔模式。北京理工大学采用“三提前、三匹配、三优先、三调整、三交叉”的招生选拔“5—3模式”,通过征集真实科研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加强校企沟通,有效推动企业把培养环节前移,发挥项目联结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组建近百个跨学科“大师+团队”校企协同联合攻关课题组基础上,搭建多元主体架构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和“专家+技术+项目”融贯平台,推动产教、科教项目产业化落地,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衔接。

  建设兼具深厚学术涵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卓越导师团队。高水平导师团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力量。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上指出,要“发挥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作母机’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教师队伍”。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10家高校建设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共聘请校企导师7000余人,其中校内导师4300余人、企业导师2600余人,超过60%的企业导师具备高级职称。校企双方面向工程实践组建联合导师团队,落实校企“双导师”或“导师组”制,让优秀的教师教学生,卓越的工程师带学生。清华大学通过组织校企导师双向培训、与企业联合举办企业导师研修班等方式,深入交流校企导师合作指导研究生、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问题,凝练专项培养共识,提升导师育人能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2+2导师组”,由1个校内导师、1个校内副导师与1个企业导师、1个企业副导师共同组建联合导师组。校内导师任导师组组长,并作为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学术训练以及毕业论文撰写所涉及的科学研究内容。企业导师重点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学位论文撰写所涉及的工程实践内容,与校内导师紧密配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制定系列激励措施,将企业导师工作作为各类评优考核和评审推荐重要依据,联合合作高校统一组织开展专项轮训,调动企业导师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形成了一支由200余名集团型号“两总”、重要项目负责人和高级专家组成的企业导师队伍。

  创建具备高阶性、交叉性、挑战度的课程体系。课程教材是传授系统理论知识、传递行业前沿技术、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能力、提升创新系统思维的重要载体。今年4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启动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强化校企协同建设,强化卓越工程师的学科交叉、数理基础、思维方法、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发挥学科领域专长,校企深度协同,共同研究形成220余门核心课程清单,完成首批20余门核心课程建设。清华大学立足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分类制定培养方案,形成包括公共必修、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与学术指导、卓越工程师职业素养等在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照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定义专用能力要求—细化人才培养标准—研制培养方案—确定培养过程的逻辑,以知识图谱方式,建立模块化、有重点、分层次的课程体系,由学生按需自主选择模块和课程包,实现人才个性化成长。浙江大学创建《高阶工程认知与实践》跨大类通识性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包括工程设计、仿真、制造、测试、分析、集成、协同、应用等在内的全流程一站式高阶工程技能和创新研发实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真本领。

  落地落实“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工学交替作为工程硕博士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环节,是将高校知识育人和企业实践育人优势结合的关键途径。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经过一年校内课程学习,已步入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依托在研校企合作项目、“揭榜挂帅”需求项目以及企业自研项目,协同企业提供专业实践保障,以一人一策方式指导学生制定专业实践计划,实行“工学交替”培养。清华大学发挥已有科研合作资源优势及科研项目关键抓手作用,面向专项试点企业广泛征集项目,组建包含400余个课题的专项校企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库,为依据关键领域能力需求进行项目匹配提供有效支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采用“三段式、全链条”模式,即在高校学习阶段提供预先实践项目、在入企初期提供基础实践项目、在工程创新阶段提供创新实践项目,通过工学反复交叉迭代打通“理论、科研、工艺、生产”全链条,推进“产研”“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企业出题+校企解题+学生答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取“三下标”学籍分责、“一体化、多频段”管理、划片区“驻地巡检”等举措,明确工学各阶段校企双方责任,让校企合作由松耦合向紧耦合转变,形成校企育人共同体,共同做好学生工学阶段的管理服务和质量保障。

  2、深化工学交融,引领工程范式改革,全链条、全要素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首批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做实校企联合、重构导师队伍、再造培养要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有机协同的产学研合作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进一步强化目标引领,加大项目牵引,强化培养要素,提高导师指导效能,增强“工学交替”实效,全链条、全要素提升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质量。

  加强目标引领,全链条、全要素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建设。聚焦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核心要素,研究形成突出家国情怀与职业素养、工程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领导管理与持续改进能力、终身学习与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能力标准,建立核心课程教材、校企导师团队、招生选拔、毕业和学位授予要求、工程实训、工程师技术中心、质量保证体系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标准。紧密结合不同领域卓越工程师成长规律和工程实践特色,制定分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

  优化沟通机制,“双向奔赴”共同提升生源质量。优化校企在年度招生工作启动前的前置性沟通机制,更加充分沟通双方导师信息、研究专长、在研项目、招生需求、相关联的基层单位(如企业集团下属公司、学院系所等),以及报考生源的基本信息,确保项目招生规模和分布与企业需求匹配、与教学支撑条件匹配、与培养质量目标匹配,吸纳与卓越工程师项目高度匹配的、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潜质的优质生源。

  强化项目牵引,实现有组织科研和有组织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依托政府和培养单位双向发力,进一步发挥项目在产教融合中的联结作用。由国家相关部门协同征集重点企业技术难题,组织专家深入论证,将技术难题转为科学技术研究问题,以项目指南方式定期发布,并搭配项目资源配对平台,供校企、校内外导师双向选择,制度上加深以项目为纽带的校企联合培养关系。由校企协同构建以关键领域能力需求为核心的“企业出题—高校组织专家凝练形成课题—高校选题接题—导生共同解题”项目匹配流程,依托高质量项目自由匹配,推进同题共答。

  积聚校企共建合力,创新课程体系的分类建设机制。在构建以卓越工程师能力需求为基础的知识图谱体系基础上,根据课程类型,多主体分类完善适配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质量核心课程教材。聚焦能力标准需求,持续打造系列核心课程教材;强调基础理论和工程特色,校企协同构建线上共享课程,涵盖思政素养课、数理基础课和工程伦理等专业大类基础课;突出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校企协同打造一批以知识单元为主线、以校企联合授课方式开展的“双师讲台”型专业实践课程。

  互通校企师资,打造示范引领的行业国师团队。明确校企导师分类遴选标准,校内导师遴选更加注重师德师风、工程实践经验、学术水平、在研高学术价值的校企合作项目、企业经历等,企业导师遴选更加注重吸引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等高水平工程技术专家加入。强化校企导师交流协作,建立校企导师学术实践研讨组会制度,畅通校企培养信息渠道,组织导师培训交流,提升校企导师指导能力,实现“工”“学”无缝衔接。加大对企业导师的政策支持力度,将导师指导研究生情况纳入工作量计算和考核,作为职称评审、人才专项与选聘等的重要条件。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支撑高水平实践创新的制度环境。建立符合工程硕博士特点的毕业及学位评定标准,加强工程硕博士学位论文标准研究,对于以工程案例、产品研发、项目设计等为主要形式的论文,评价标准更加强调实践创新性,凸显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效用。吸纳一批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承担工程硕博士论文指导、评阅和答辩评议等工作,探索形成更体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特点的学位论文评价模式。

  作者: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专题调研组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0日 14版)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