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普职融通的主要模式、如何做好普职分流,以及如何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等问题,分享了她的观点和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

“普职融通”的三种主要模式

  中国教育在线:匡教授,您好!本次高博会的主题是三融(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您所研究的“普职融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不能请您就今天的报告主题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思考。

  匡瑛:好的,今天我主要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谈了“普职融通”的三大主流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双轨制、分轨制的前提下,从课程层面进行渗透,搭建“立交桥式”的普职融通模式。代表性国家是德国。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堪称世界“模板”,从它的整体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普职怎么样去“跨轨”,当然这种模式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第二种是新加坡模式,以构建多种选择通道为特色。新加坡是亚洲的国家,也是儒家文化圈,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不是特别高。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通过淡化普职的标签,构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通畅发展的通道。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有多元化的选择,而且选择之后还可以后悔,可以进行二次选择。由于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利,使得普职之间的融通变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第三种是美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其他国家在体系架构方面不太一样,它是彻底融通。无论它的综合中学、综合性大学,还是高等教育的社区学院,普职都是一体的。

  通过研判这三种不同模式,可以看到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此外,我们也研判了目前我国在职普融通当中还有哪些障碍和不足。我也谈到了宁波、厦门、南京等地在普职融通上的一些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政策性障碍。对于宏观制度的设计,我也提出了一些思路。

普职协调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

  中国教育在线:提到您的研究方向,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是绕不过去的,就是普职分流。尤其是很多家长,对此非常焦虑。那对于5:5普职分流的方式,您是如何看的?这个比例合理吗?我们可以怎么去优化和调整?

  匡瑛:好的,普职分流应该说是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实际上从整体的政策层面来讲,是从原来普职大体相当的比例,走向了普职协调发展。原来是用大体相当的比例做了一个基本的界定,希望各省普职的比例能大体相当。但是近些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下滑,新生儿人口从原来的1800万降到了去年的900多万,今年可能只有8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选择就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我们现在的高校可以把所有的孩子都装进去,还有富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权利来选择学校,而不是学校来筛选学生,普职之间就应当是协调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我们曾经对全国各省的中考分数做过一个统计,有一半学生的平均分是在60分以下,也就是说对于升入普通高中就读,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达标。

  中国教育在线:不适合普通高中。

  匡瑛:是的,不适合普通高中的教育。那么高中的课标会为这些孩子改吗?不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要让这些孩子能够找到适合他自己成长的方式,然后也能够到达他的“彼岸”。当高等教育的获得已经不再是那么难的情况下,各种通道都能够到达彼岸,职业教育就不单单只是一种就业准备的教育,它还是一种达到职业生涯发展的新的通道。对职业教育的选择将会从被动筛选走向个体的主动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讲,各省需要根据自身的学龄儿童的情况,教育发展的情况,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确定职普协调发展的落实比例,这个比例是可以不一样的。

实现“技能强国”职业教育责任重大

  中国教育在线:其实现在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向上升学的通道是完全打通的。根据我们的统计数据,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猛增,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职生。但是社会大众对于职业教育还是存在偏见。对于职业教育如何扭转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提升育人质量,您有哪些建议?

  匡瑛: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它不单单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还需要内外的协同。

  首先是办学经费。从国际指标来看,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64倍。但从我们过去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经费投入来看,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所以我们职业教育在整体的硬件设施设备上,还没有达到我们应该要有的水平。当然,最近几年,随着对“新基建”的重视,相关经费投入也相应增加,这个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师资队伍由于来源问题,其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还需要在职后培训中大幅提升,实现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们也在逐步引进更多有行业企业背景和实践背景的教师到学校里来,切实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最后,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来自职业教育的外部,就是技术工人的制度体系、薪酬待遇是否完善,技术工人在整个社会当中的地位有没有得到认可。我们现在提倡构建“技能型社会”,倡导崇尚“技能宝贵,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如果相关体制机制、保障制度能够构建起来,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新八级工”制度能够有效落地的话,应该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我们注意到教育强国的指标当中有一条叫“技能强国”。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属于“准教育强国”,但是我们“技能强国”的排名是在100位以后。“技能强国”这个指标的主要含义是高技能人才在整个劳动力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我们现在的比例是不到20%,而真正进入教育强国的国家的比例是50%以上。就这个层面来讲,职业教育对于我们国家进入教育强国,是肩负着重大使命且大有可为的。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风光(校训)

  (以上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匡瑛教授在第60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的访谈实录)

原标题:匡瑛教授:推进普职协调发展,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