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民族国粹”2023年6月11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组织实施的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专场演出,在东城区少年宫圆满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及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相关领导、戏曲专家等莅临现场,观看演出。“初见”篇章专场演出精彩纷呈,共分初见、身...

“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民族国粹”

2023年6月11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组织实施的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专场演出,在东城区少年宫圆满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及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相关领导、戏曲专家等莅临现场,观看演出。

“初见”篇章

专场演出精彩纷呈,共分初见、身教、传承和弘扬四个篇章。一开场,古老庄重的京剧大戏《关公开台》为大家带来了惊艳和震撼,学生们被戏曲人物关公的表演所深深折服!

“身教”篇章

“言传身教”是戏曲表演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身教”篇章里老师与学生们在教与学的情境中展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戏曲艺术学习的精髓,《贵妃醉酒》《梨园小蓓蕾》《耍花枪》节目中一招一式的表演都体现着学生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传承”篇章

“传承”篇章,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从传统京剧剧目《三岔口》,到昆曲经典《游园惊梦》;从评剧《花为媒》,到黄梅戏《女驸马》等展示了中国戏曲多剧种的舞台魅力,透露出了学生们从骨子里对戏曲艺术的无比热爱。

“弘扬”篇章

“弘扬”篇章,来自大学的师生们演绎着情深意重的《锁麟囊·春秋亭》;铿锵高亢、抑扬顿挫的《红鬃烈马·武家坡》,经典唱段《四郎探母·坐宫》、京剧联唱《行云流水 星火相传》等,让我们看到新时代青少年立志学习优秀传统戏曲艺术,弘扬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精彩的节目赢得现场一阵阵的掌声和叫好声!

“尾声”

“我是一个中国人……你和我共逢盛世当大任,做一个坦坦荡荡、磊磊落落、堂堂正正中国人。”活动在京歌《我是中国人》中推向高潮。

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自开展以来,为了让学生们真正建立学习戏曲的兴趣,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戏曲得到广泛普及。大家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通过展览、展示、展演、交流、比赛等多种方式,在全市线上线下全面展开。专场演出活动回顾了戏曲体验营、国粹第一课、相遇梅兰芳、数字博物馆、戏曲文创大赛、戏曲知识大赛等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戏曲文化送进校园,送进课堂,送入广大青少年心中。

戏曲体验营

进校园体验活动

戏曲进校园体验活动,走进全市36所学校,惠及2万余名师生

学习体验营

在东城区少年宫设立的“戏曲学习体验营”, 全市19所学校1000余名师生参与

沉浸式体验营

20场沉浸式体验营共有来自27所大学、23所中小学的3000余名学生步入百年大戏楼,观《关公开台》、《京剧风云》、《火判官》等经典折子戏。

国粹第一课

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广大师生开展线上线下观演、学习。累计110余万师生线上线下参与活动。

相遇梅兰芳

“相遇梅兰芳”活动走进20所高校,活动覆盖1.2万余人,使国粹不再遥不可及,余韵绕梁。回廊中的展览及件件精美的戏服无不向同学们诉说着京剧“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数字博物馆

戏曲“数字博物馆”巡展项目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入数字化交互体验方式,利用传播和互动的优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戏曲数字博物馆深入远郊区县为主的12所学校巡展,共有近2万名师生积极参与。

戏曲文创大赛优秀作品展

孩子们利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来参与到戏曲文化传承中。全市17个区和地区教委积极推荐优秀作品,300余幅作品入围市级评选,200余幅作品参加优秀作品展。

戏曲知识大赛

戏曲知识大赛通过线上APP自学,线下团体赛竞答的方式,为更多想了解戏曲知识的同学们提供了属于他们的展示舞台。全市18个区县、500余所中小学校的11500名学生踊跃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北京市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得到了市级主管领导的悉心关怀,并指示教育工作者们应重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022年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共计620余所大中小学线下参与活动,120余万师生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亲身体验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在欣赏中“入耳”,在体验中“入脑”,在参与中“入心”。

“传承戏曲文化,弘扬民族国粹”,通过系列主题活动的层层推进,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广大青少年的身心,戏曲文化这颗承载着华夏民族文明的种子,终将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根植、生发、传承。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