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下10个概念将成为2019年度的教育关键词: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加强家庭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高考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和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最近,长江教育研究院推出了2019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对本年度教育热点进行预判、分析。

以下10个概念将成为2019年度的教育关键词: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加强家庭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深化高考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和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详细内容,往下看吧!

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由世界教育大国迈向世界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在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一场宏大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与开放进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使命。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

具体而言,就是要去除不应由教师承担的各类事务,精简、优化教师的本职工作,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促进学生成长。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现实家庭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未成年子女施以一定影响的教育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进一步重视。

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学前教育是指对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就是从管理体制、治理机制、立法等层面对学前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变革,以此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满足国家和老百姓对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是国家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推动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深化高考改革

自2014年开启的新高考改革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但深化高考改革将会继续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

新时代需要继续增加学生选择权,建立高中学校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功能,加强“育、考、招”的合理化、一体化设计。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是贯彻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教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落实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构建多元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

要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未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由“低端制造”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强调融合对当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教育脱贫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生活。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最大的民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

脱贫攻坚现已进入决胜期,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需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强弱项”,做到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推进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公开。

2

中国老母亲文化何以击中奥斯卡

美国当地时间24日举行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中,华裔女导演石之予的作品《包宝宝》夺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

这是皮克斯第1部由女性执导的动画短片,也是第1部由华人执导的动画短片。

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的动画片《包宝宝》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的英文名为Bao,蕴含着两层意思:既是指中国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宝”——孩子。

0台词,100%中国风,这部不到8分钟的动画短片讲述了一位中国老母亲的空巢故事,却瞬间击中了不少人的心。

很多人都说,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在这个只有短短7分多种的故事里,讲述了妈妈养育一个孩子的酸甜苦辣。

从孩子小时候,妈妈对他们的养育和保护,到经历他们青春期叛逆时的那种无助,以及当孩子成年离家之后的那一份失落与孤独,妈妈们的感情变化都融入在了这个故事里,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对孩子的那一份爱。

故事里的妈妈是可怜的,她把自己对成年离家的儿子的那份爱投射在了包子宝宝的身上。

在经历了同样的失望之后,她选择一口吞下了包子,虽然她的内心也很痛苦和挣扎,但这么做只是为了不让它离开,把它彻底地留下来。

这种不愿意”let go“放手,却又不得不放手的心情,其实是天下所有父母所共有的。而那些来自移民家庭的父母们,可能体会更为深刻。

像石导演从小在西方文化浸润下长大的孩子,在成年后相对更为独立,与父母的联系也不那么紧密了。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妈妈,生活在一个远离故乡的陌生环境,面对这忙碌的丈夫和空空的家,难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

这也是影片中的妈妈在一开始没有遇到包宝宝时,以及最后一口吞掉包宝宝后,表现出的那种感情。

短片导演石之予生于重庆、在多伦多长大,她常说自己就像是故事里那只被过分保护的小包子。

关于这部动画的主题,很多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有人觉得它是在肯定和赞扬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呼吁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

但也有人认为,它似乎带有讽刺的意味,对于那些把孩子视作自己的附属品,想要步步掌控孩子人生,不肯放手的家长来说,这部短片也许直戳内心。

3

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调查结果公布!

网络游戏能解压?不同性别玩网络游戏的感受也有差异?

86.5%的中国中小学生拥有多种电子产品,68.1%拥有智能手机,79.2%接触网络,45.2%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是7—9岁……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8年10月在《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中发布的这组数据,引发社会对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关注。

2月22日,该中心发布“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网络游戏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中小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知、态度、行为。

据介绍,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法,通过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抽取了北京、广州、合肥、成都、宝鸡、辽阳6个城市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在校生,获得有效问卷3202份。

七成学生认可网络游戏的减压功能

虽然高达59.9%的中小学生认为“学生应多学习少上网”,但73.8%的中小学生认可网络的学习功能,认为“上网能学到很多新知识”“上网能开阔眼界”。

年级比较发现,年级越高,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越中立。

孙宏艳认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人格、认知在不断成熟、发展,对网络的看法逐渐变得客观、全面,也有能力去分辨、抵制网络的一些负面影响,能更多控制游戏时间。而低年级学生父母为防止孩子沉迷网络,会多灌输网络的负面影响,导致低年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更加消极、负面。

男生对网络游戏的感受比女生更积极

性别比较发现,28.2%的男生认为人人都应该上网,女生为21.9%,说明男生对网络的认知更积极,女生对网络的认知更保守。

男生更喜欢团队型游戏,女生更喜欢玩独立操作的网游,男生比女生更在意通过网络获得同伴的认同,25.6%的男生认为不上网会落伍被同伴嫌弃,持相同态度的女生比例为19.5%。

有意思的是,男生更看重网络游戏的获得,66.9%认为网游能提高反应能力,61.6%更倾向于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79.0认为可以缓解压力,都比持相同态度的女生比例高。

女生更注意网络游戏的伤害,在影响学习、影响身体健康、引起暴力倾向等选项上,女生比例均高于男生,说明男生在游戏中产生获得感的同时,也可能会忽略网游对身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成绩好的学生玩游戏得到更多支持

网络游戏因其特有的虚拟性、体验性、交互性、社会性、娱乐性等特征,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数据显示,仅11.5%的中小学生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网络游戏,超过七成学生持接受态度,其中不喜欢玩的男生比例不到10%。

令人意外的是,成绩好的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时间更早。数据表明,学习成绩处于上层的学生是最早玩网络游戏的那群人,他们中的82.6%在学前及小学阶段就开始玩网络游戏了。

孙宏艳认为,这或许与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经济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教育素质等有关。这些家庭中孩子更有条件较早接触到数字设备,家长往往会对孩子接触数字设备持开放的、支持的态度。

小学高年级是接触网络游戏的高峰时期

在不同游戏类型中,中小学生最喜欢竞技类游戏,比例为55.8%,其次是运动/赛车游戏和模拟现实生活的游戏,比例为52.4%和51.7%。仅有三成多(33.3%)中小学生喜欢教育型游戏,在所有类型游戏中比例最低。

超七成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到初中前已普遍接触,到高三才开始接触的学生比例仅仅为0.6%。

其中,男生最喜欢竞技游戏,女生最喜欢休闲游戏;高年级学生喜欢竞技游戏,低年级学生喜欢休闲游戏。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功能型游戏的兴趣大大减弱。

4

教育部:

今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达“20条底线”

为加快缩小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差距,使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13年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启动实施。

力争通过五年的建设,到2019年底,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满足基本教学和生活需要。这是建国以来义务教育史上单项投资最大的工程。

这 一工程将提前一年实现。“20条底线”为:

1. 消除D级危房。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2.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护栏坚固。

3.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

4.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

5.学生1人1桌1椅(凳)。

6.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需求的黑板。

7.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8.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有利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

9.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

10.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图书使用频率合理确定。

11.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

12.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3.寄宿学生每人一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14.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

15.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16.有条件的地方,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旱厕应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17.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18.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疏散标志。

19.在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区配备急救箱。

20. 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5

最高检:

性侵犯罪信息查询将成为教师从业前置程序

在2月27日“新时代四大检察”网络访谈节目中,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披露,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将上升为法律。此外,性侵犯罪信息查询将成为教师从业前置程序。

史卫忠称,探索建立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家庭教育、分级处遇和保护处分制度,是为了切实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和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的干预矫治。

建立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信息库和入职查询制度,是为了更好落实从业禁止制度,有效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6

腾讯推出帮助学生“收心”的新工具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27日启动测试的“星星守护”功能。

“星星守护”是腾讯第一款基于家校互动的防沉迷产品。具体实现流程是,教师首先入驻平台,向学生发送加入班级的邀请,邀请被接受后即可绑定班级学生游戏帐号,查询学生游戏时长和消费,及时了解学生游戏行为;根据系统推送的日报,结合学生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星星守护平台中,教师可以直接了解学生日常的游戏状态,并且起到管理作用,而这也是首次将教师的职能引进对未成年人日常的网络游戏使用的管控中。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