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前言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五育的融合发展。至此,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的研究主题引起国内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李松林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不仅需要确立五育并举的理念,而且需要确立五育融合的理念;郝志军认为新时代的五育融合就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以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

前言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五育的融合发展。



至此,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的研究主题引起国内教育理论及实践领域的广泛关注。李松林认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不仅需要确立五育并举的理念,而且需要确立五育融合的理念;



郝志军认为新时代的五育融合就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以文化制度融合路径、课程教学融合路径和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路径出发,每种融合路径有其相应的融合方式。



鉴于此,从五育融合视域对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明晰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特殊思维、理念和实践等逻辑关系,能助力解决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偏智”“疏德”“弱体”“抑美”“缺劳”等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达成生命幸福的要义,复归整全的人,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有效达成五育融合的教学育人目标,需要对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进行深入思考。



该视域下的教学必须综合考虑三种思维范式,包括学生立场、学科立场、社会立场,需要将学生、学科、社会的需要都融合在教学中。



从学生立场来看,具体涉及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融合、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的融合等方面;从学科立场来看,具体涉及学科融合、知识融合等方面;从社会立场来看,具体涉及政策、理论与实践在五育并举的各方面融合。



由此,为了厘清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可从逻辑起点、逻辑内核、逻辑旨归及逻辑延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具体来看,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以学生的整全发展为逻辑起点,突出对全人的培养;



以核心素养为逻辑内核,培养融合能力与融合品格;以立德树人为逻辑旨归,实现五育并举;以生命幸福为逻辑延展,彰显个体生命的意义。以学生整全发展为逻辑起点整全发展作为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人之本性的积极复归。



欲明晰整全人的概念,可从逻辑学的负概念入手思考。当前,学校的教学活动存在着被肢解成不同领域且缺乏内在联系的碎片,缺乏完整性,无法通过教学活动看到个体的整全发展。使教学实践出现了偏智”“疏德”“弱体”“抑美”“缺劳”等五育失衡与割裂的现实样态。



然而,人本来就是一个整全的人,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整体,通过五育融合的教学使学生都成为全面且个性发展的独特生命个体。把对培养学生的整全发展作为教学的逻辑起点有两点理解:一是内在诉求。



学生的个体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人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喜欢单调和乏味的,需要多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逻辑经由教师教的逻辑与学生认知的逻辑进行衔接,将教学中五育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融合。



二是外在诉求。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完整的,其各要素之间彼此联系,难以做到德智体美劳之间的绝对分离。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的整全发展为逻辑起点。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融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获得经验,进而实现整全发展。故从对人的内外要求来看,都必须以整全发展作为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起点,塑造出整全的生命个体。



只有在追寻生命整全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关照个体的内在发展秩序,才能真正塑造出整全的生命个体,从而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逻辑内核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史与时代趋势,核心素养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旨要,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与科学性。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向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契合了新时代人才培养规格的历史转向,它既是对双基”和“三维目标”的内在继承与历史超越,也是对社会诉求的时代回应。



因此,在五育融合视域下,应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内核,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必须进行融合教学。



核心素养作为中国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高度凝练,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



最终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绝非一育的结果,而是五育融合发展、五育互育的结果。五育之间从理论与实践层面看,各自的功能、属性、习得都有着融合。



就功能融合而言,以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为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可以促进其他四育的发展。就属性融合而言,劳动教育对其他四育有着本质的解释力和承载力,



劳动教育的具身性、生成性、整全性、情境性等属性都与其他四育相互联系,难以做到绝对的割裂。就习得融合而言,每一育都涉及与其他各育的关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五育通过整体才能发挥作,其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都在发生联系与迁移。



以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逻辑内核,将德智体美劳有机地串在核心素养这一条线上,并贯穿教学始终,也使五育并举的理念更容易落地。这既是教学规律的内在需要



如何让“五育”落地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并产生高质量的整体效益,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考虑到学生这个根本因素,发挥学生在其中承担的源动力作用。从五育融合的教学实践意义来看,其中之一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主体,学生理应成为五育融合育人实践变革的源动力。回溯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历程,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主线,不管是政策还是具体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利益都是关注的核心要点。



学生成为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实践的源动力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来说,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通理,突出学生在场和亲身参与。



在较多的学校实践中,存在着用市场的逻辑来思考教育现实,学生被异化成工具、教学的附属品,更多是被控制的角色,这违背了育人的真正本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回归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对学生原本应该有的、也是必须有的生本性、主体性。



从可行性来看,尽管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成人眼中的学生往往暗含着不成熟、幼稚”的固有印象,需要成人的教育才能得到发展。



但是,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命个体,其在教学实践中本然的主体地位却被遮蔽,很难得到发声的机会和权利。教学到底做得好不好,是否落到实处,都有必要从学生的改变来审视,切忌在理论与实践间出现截然相反的状况。



在此,也不能排除学生因经验、能力有限和态度等因素不愿、不能、不会参与反馈的可能性,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选择权利,不可忽视其存在。受社会功利惯性的影响,学校本职的育人工作具有被边缘”的倾向,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和实质性改进。



学校应深刻理解教学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审视当前教学文化的现实样态,深度反思学校教学中存在的五育失衡、失联、分裂的问题,从而认知纠偏和身体力行,坚持育人的底线,守正教学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审视文化的根基与本色,强化教学文化建设,生发教学活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回归教育本真。



针对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文化的创生,已有研究主要涉及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教与学的文化、解释文化、教学过程和环境的文化等方面。为避免交叉,本研究将其浓缩为价值体系、行为方式以及与之相互影响的环境氛围三点。



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各教学主体的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信以及教学伦理等。具体而言,价值体系涉及以下几点:教师自身具备的关于五育融合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国家和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教育价值观,如何处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学生对自己通过教育要获得何种融合发展以及各方主体在实现五育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对人性的彰显,是否符合人发展的内外需要,等等。行为方式主要聚焦在微观层面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



国家对五育并举的大力推行,高校与中小学协同的五育融合试验,社会对五育融合教学的支持程度等,都在五育融合的践行过程中对主体育人思维的转变和育人习惯的创生产生了影响。环境氛围的影响甚至支配着教学价值体系的选择和确立、教学行为方式的表现。



因此,教学实践应以多元的教学文化价值来消解教学中的绝对工具理性,彰显价值理性,将学生的整全发展作为五育融合教学的逻辑起点,在五育融合的整个过程中贯穿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生命幸福。



显然,以上几个方面确证了在教学文化的视野中,人的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一切教学文化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融合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