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引导广大学生在投身火热实践中,培养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意识,近期,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践’功新时代 ‘蒲’写新华章” 的社会实践活动。33名学生在指导教师张超和冀中帅的带领下赴临汾市蒲县薛关镇薛关村,领略劳模风采、学习实践知识、用心关爱群众、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习劳模精神 汲取榜样力量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次实践队的第一站来到薛关村村委,聆听山西省劳动模范、薛关村党支部书记刘反翠为大家讲授党课。

  “薛关村地处偏远山区,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实现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振兴,完善教育,发展经济,其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党课现场,刘反翠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作为党支部书记,学在前、做在前、冲锋在前,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经历。

  在薛关村村委荣誉室,一块块熠熠生辉的奖章、一张张珍贵的奖状,记录着劳模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光辉历程,在场的队员们无不为刘书记艰苦创业、为民担当的精神所感染,感受到了劳模的精神和榜样的力量。

  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聆听峥嵘岁月里的革命故事,传承发展红色基因。在薛关村,实践队聆听“五好战士”王保林老人讲述发生在蒲县西北地区的井沟战役革命故事,详细询问王保林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为其组织爱心捐款。

  在蒲县柏山烈士陵园,实践队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141位蒲县烈士默哀、鞠躬,寻访红色基地、感怀先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夜幕降临,在村广场,实践队与村民一同观看了解放临汾的历史题材电影《元帅的思念》。通过聆听老兵故事、寻访红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实践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懂得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纷纷表示要把红色的基因传承下去,在实践中守正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展理论宣讲 助力乡村振兴

  在薛关村广场,实践队用家乡方言为村民们讲解了国家政策法规、健康知识、反邪教、农业生产、用水用电安全等内容,放映了反邪教微电影《伤逝》,开展了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健康检测活动,走访村民家庭,深入了解民情,调研村民基本生活情况,进行了防诈骗以及医学常识的宣传。

  在蒲县现代农业展示园、果蔬大棚采摘园和蒲县地标性建筑——蒲子文化宫,实践队亲身感受到了蒲县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气象,纷纷表示要用所学知识,助力乡村振兴。

  展示青春风采 共建文明乡村

  在薛关村养老中心,实践队开展了以乡村振兴和养老敬老为主题的墙面绘画涂鸦。队员们用一笔一画勾勒出新青年热爱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画面。

  晚上,队员们自编自导自演,在村委广场为当地村民们举办了一场消夏文艺晚会。薛关村蒲剧爱好者刘秋芳表演了经典蒲剧《麟骨床•采花》,队员们表演了舞蹈、合唱、诗歌朗诵、小品、广场舞等节目,中间穿插了医学知识问答。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实践队践行“仁术爱仁 精益求精”的校训精神,用心、用情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供稿单位: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作者:张超)

                    [                      责编:李昱莹 ]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