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工智能进入到一种“群众运动”的新模式。从体验角度出发,让更多中小学生参与到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全世界范围内,“ ,不加入人工智能就要马上被淘汰一样。作为智能领域的大进步,自然人们也会对其产生两种联想:第一,它对教育的形式会有什么影响?第二,它会不会添加新的教学内容?

  人工智能教育高校“萌芽”

  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经历过起起落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让计算机代替人工专家寄予厚望,一些学者甚至希望让机器人进行人类的思考,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基于产生式逻辑的编程语言LISP就非常流行,很多大学生甚至被要求必须掌握这种语言。如果这种高校的教育算是一种专业领域的“人工智能教育”,应该可以被认为是最早的一种萌芽。

  当人工智能专业领域遇冷后,教育也变得不那么活跃。如今,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识别、表情识别、语音识别、模式识别上的突破,人们期待这一次人工智能热潮,能够带给教育一些变化。

  人工智能教育不宜重体验轻学习

  如今,人工智能进入到一种“群众运动”的新模式。从体验角度出发,让更多中小学生参与到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培养青少年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一些科技馆、博物馆、少年宫等教育场馆其实已经足够。重体验、轻学习的“人工智能崇拜”或者盲目宣扬“人工智能危机”的体验项目,其实并不建议放在校内教育当中。因为,这样做既不能体现人工智能本来的面目,投入高但利用率不高;更不利于塑造好的人工智能教育的社会环境。

  我们国家将“普及编程”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小学教学的基础内容,是冷静而理性的,也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要补齐人文边界

  作为中小学教育新热点的人工智能教育,仅仅有编程教育是不完整的。

  从内容上看,在中小学常态教学中开设的人工智能教育,应该包含青少年程序教育普及课程、人工智能接口的应用、智能硬件和设备的设计、人工智能伦理和科幻写作四个组成部分。其中青少年程序教育的普及课程,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Scratch语言甚至开始成为各种人工智能产品的新一代“使用说明书”。

  最后,作为一种技术的大趋势,只强调科学技术,丧失人文思考也是行不通的。人工智能教育当中,应当通过编程教育、软硬结合的具体案例让学生对技术去魅,去驾驭技术应用,而不是盲目的崇拜技术。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的讨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将现有的技术应用做合理的科学幻想,以文学创作的形式补齐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文边界,从而启发技术的进步,甚至产生知识产权价值。

  以上几个方面是目前中小学领域落实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抓手,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应该开口子,提供一些高水平学生竞赛的平台,给那些有机会深度学习更为专业的人工智能程序内核的学生以进入高校实验室和一线企业的机会。

  所以,扎扎实实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正当时。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