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目前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目前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课程体系,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呈现碎片化的特点。为此建议:

  一、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设计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呈现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该给学生讲授哪些内容,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筛选与挖掘、加工和提炼,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精神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

  二、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等教育各环节,增加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每一门课程都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领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醒地认识国家民族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效果。

  三、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同时借助校外教育基地,通过开设名人讲堂、传统文化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让传统文化教育不单纯停留在理论学习阶段,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聆听历史、感悟文化,更加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推动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创新意识。

  四、成立全国性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会,加强各高校之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研讨、交流与合作。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